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

ID:46666775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_第1页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_第2页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_第3页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_第4页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以鄂教版《糖到哪里去了》一课的教学为例《科学课》编辑部刘绍江(说明:期望通过对一节课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使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鄂教版《科学》教材的特点,了解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教学时可以采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一、教材解读(-)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1、以日常生活屮的冲糖水引出砂糖的溶解问题。(学生家庭牛活圈小的熟视无睹却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2、先观察砂糖的样了,再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多感官充分感知,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实验提供对比现象,并提出“安全警示”。)3、观察高猛酸钾的溶解,记录观察到的

2、现象。(将物质在水屮的溶解过程显形化,提示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联想来认识砂糖在水屮的变化。同吋,提示学生述可以利用其他物质做实验。)4、给出溶解的概念(描述性的)。5、将不同的物品放入水屮,观察能不能溶解。(将学牛形成的科学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境屮,加深概念的理解与应用。)6、想办法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交流各口的实验情况。(引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概念。)(二)思考1、木课的编写体现了教材的基木特点吗?2、这样设计有什么优点?3、在课程改革十几年之后,反思这样的设计有哪些值得商榷的问题?4、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

3、进?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二、观看《方糖去哪儿了》教学视频武汉市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对《糖到哪里去了》一课进行了探索。我们一起来观摩《方糖去哪儿了》教学视频。在观看教学视频时,请思考一些问题,比如:1、木课的教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教材的特点?2、课题有点变化,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思想?3、与教材设计的基木思路相比,木课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不同?你对这样的改变有何看法?4、木课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的,执教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么改进?5、学生在这节课屮处于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是被灌输的,还是主动的?是接受式

4、的,述是探究式的?三、教学分析(要点)(-)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1、合适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的驱动下,不断探索,不断建构新知。2、“冲糖水”是学生生活经验圈里一个常见的溶解现象,是许多物品能在水屮溶解的一个典型代表。木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很好地体现了鄂教版《科学》教材的特点。3、木课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快速制作一杯糖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办法快速制作一杯糖水。在此基础上,提出“方糖去哪儿了”的问题,让学生当小福尔摩斯或者小柯南,寻找糖到哪里去了,让

5、学生根据高猛酸钾、菓珍、面粉、滑石粉等在水屮去哪儿了的现象,类推方糖去哪儿的问题,逐步建构溶解概念。4、教材上的课题是《糖到哪里去了》,而木课把课题改为《方糖去哪儿了》。这样的调整是有意义的:(1)木课使用的是方糖,课题与学生的研究对象联系紧密。(2)方糖有多种颜色,在创设问题情境吋使用白色的,在学生通过探究,建构溶解概念后,让学生用有色的方糖再冲一杯糖水,能更加直观地印证学生的探究结果,如同写文章一样,前后呼应。(3)方糖容易获得,在水屮溶解快,能缩短学生的探究吋间,使学生探究的更充分,更有吋间展开思维过程。(4)上木课时,电视节目《爸

6、爸去哪儿》止在热播,许多学生都喜欢看。而《方糖去哪儿了》模仿了这个题口,从另一个方面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认知兴趣,尤其是在借班上课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观念决定行为,行为折射观念。课题的变化,表面上看是一个小小的操作策略,却反映出老师是站在儿童立场思考如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只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而应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反映出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构概念1、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亲历快速制作一杯糖水的过程,在此过程屮,学生能够观察到方糖颗粒由大变小,逐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但是,由

7、于方糖在水中溶解时分解的微粒很小,学生用肉眼看不清楚,并不能冋答糖到哪里去了的问题。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糖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证据。这是通过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聚焦问题的过程。相信学生都看过大人冲糖水或饮料,许多学生自己也做过。但是,他们平吋的看或做和有口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观察有很大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产生了一个科学问题和想验证的欲望。如果不是,就不会发生探究性学习;如果是,就会形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木课的开始阶段,显然是期望引领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之屮。2、用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探

8、究活动木课设计了有组有结构的材料:高镒酸钾、菓珍、面粉、滑石粉。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否溶解,期望学牛能对比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两类现象,推想方糖在水屮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