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ID:46660076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6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_第1页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_第2页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_第3页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_第4页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探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摘要:民国三时期特别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制宪活动可谓是臭名昭著,〃宪政〃变成民众嗤之以鼻的代名词。民国史学者徐矛说,〃曹锅宪法〃其实并不是曹镉的宪法。这部宪法其实与贿选,和曹镉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词: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屮华民国宪法》国民从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开始,宪法的问题逐步被提上日程。随着进入近代法制的步伐跟进,中国的法制逐渐体现岀与古代法制迥然不同的态势。中国古代的法制史,是以刑法的发展为中心。但是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法制的历史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断裂,其主干线出现了错位,刑法的屮心位置被一种新兴的法律所取代,这种法律就是宪法。⑴屮国古

2、代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宪法的概念,人民内心更没有人权、权利的基础,就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搞宪政,情况可想而知,宪政道路在中国的发展Z坎坷也能料想一二。所以针对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是千年法律的一次大变局的说法,有人说这是一个骗局。也许是,但这不能抹煞它的历史意义。⑵民国时期屮国政治开始进入了民主、宪政的轨道,尽管有阻滞,但其大势确如大江东去,不可逆转。1913年10月,在袁世凯白色恐怖Z下,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完成了《天坛宪草》。在其后的10年中,共和政体屡遭劫难,制宪活动也时段时续,步履维艰。直到1923年10月10日国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

3、(乂称《1923年宪法》),漫长、艰难的民国制宪活动才有了正式结果。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认识这部宪法:一、宪法的制定过程印象中很多教科书都提到,这部宪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以说明这部宪法的仓促和草率⑷,在重新翻阅有关历史记载才发现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渐渐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深刻涵义。总体上来看,这部宪法的制定过程相当之长,从1913年制定《天坛宪草》开始,大约有10年时间,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国会两次被解散,两次被恢复,直到1923年才出台《中华民国宪法》。(5)(-)制宪的笫一阶段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是在1913年《夭坛宪草》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4、,1913年4月至1914年1月,《天坛宪草》的制定与夭折,这是制宪的第一阶段。相对于《临时约法》来说,它们的精神,都在总体上体现了以法律对袁世凯进行限制的耍求,其至有些地方比《临时约法》更进了一步。但这部《天坛宪草》正好赶上当时二次革命被镇压,国会解散,这样就使得其没有机会公布。但是《天坛宪草》基本上奠定了以后两个阶段的制宪工作,成为1923年宪法的蓝本。(二)制宪的第二阶段1916年-1922年,国会制宪的反复酝酿时期。1916年6月,国务总理段祺瑞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根据约法产生的国会,召集国会以求速定宪法。8月1口,国会第二期常会开会议定以〃天坛宪法草案〃作蓝本,进

5、行审议和议决。自9月至翌年6月12日国会再度被解散。其间,经过宪法会议审议会和宪法会议的数十次审议和议决,原草案的大部分内容已通过二读,,还有主要关于总统、国会和内阁的关系等问题争论不休,致使国会制宪工作一直纠缠于此,基本再无进展。(三)制宪的第三阶段1922-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仓促出台。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再度恢复的国会一方面大肆喧嚣〃恢复法统〃,亦即恢复根据临时约法而建立的民国统治,复活了所谓旧国会,同时也着手继续进行旧国会未能完成的制宪。此后,在历时逾3个月的时间内,国会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制宪工作陷入瘫痪。直至曹银贿选总统后,为凑足法定人数,曹银以金钱贿赂议员,

6、于1923年10月5FI凑足法定人数选举曹银为大总统。随后,议员们在3口内匆匆完成了宪法的二读和三读程序。(6)这样一来,中国丿力史上第一部正式以宪法名称命名的宪法就诞生了。《屮华民国宪法》共13章141条,就宪法本身而言,它规定主权、公民权利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各国机关的相互关系、地方制度等等。首先我们至少认清,宪法的制定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关于条文的编修也经历了很多的争论和评议,并不是单纯地以〃贿选〃的目的草草出台,以标榜统治的正当性。那么关于它内容的评价,更要留心法条的前后差异,以免从一个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二、宪法的主要内容(一)总体上看《中华民国宪

7、法》的条文共有十三章一百四十一个条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1、公民权利与国家的关系第四章国民,事实上即是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从第四条到第二十一条,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和当时堪称西方文明的宪法是可以相提并论的。(7)2、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笫六章国会、笫七章大总统、第八章国务院、第九章法院,构成了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对国家权力框架的基本设计,它基本上确立的是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3、对地方制度的规定第五章国权、第十二章地方制度対于中央、省、县三者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个部分也是1923年《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