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面对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时代,阅读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0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漠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对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习效率。一、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中学生对于课外自主阅读有一定的兴趣,78%的学生则明确表示自
2、己喜欢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用的课外书籍。但是,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7%的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他们总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午休或晚上睡觉前)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以上,17%的学生则是每周集中一两个小时阅读(大多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而74%的学生对于阅读没有固定的安排,看时间和心情而定,有空闲的时候就阅读,也没有具体的时间长短的限制。同时,还有1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认为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不堪繁重的学业之苦,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那就更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养成了。(二)有阅读要求
3、而无阅读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的对象都认为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是有必要的,他们希望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是只有7103%的学生知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其余的学生面对着阅读文本,只习惯于略读或精读,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或阅读兴趣下降。(三)有阅读行为而无阅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有阅读的需求,亦有阅读的实际行为,但是涉及为什么会产生阅读兴趣时,他们就基本无话可说了,因为他们大多只是追求阅读过程中的猎奇心理的满足,阅读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了解层面上,至于通过阅读后得到了什么,除了情节的引人
4、入胜没有更多的收获,由此发现,高中生的阅读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四)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甚至少数初一(高一)的学生就基本上阅读过了教育部规定的课外必读书目中大约一半的作品,但这毕竟只是少数。走进学生课堂,我们仍能发现他们的课桌上赫然摆着卡通漫画绘图小册子、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高手、/搞笑0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0杂志,甚至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0。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诸如此类的书籍,但我们不能不相信这个数据:34%的中学生没有真正完整地读过一本
5、中国或外国名著,通过道听途说能知道有这个书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根本谈不上阅读的感受了,而每一次写读后感之类作文时,只有去/拿来0了。但是一提及电脑游戏、武打招式、明星逸闻趣事,他们往往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选择与鉴别,盲目追随/流行0,造成阅读资源浪费,阅读品位不高。二、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途径新课程标准以及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必须建立在/双基0的基础上,但又不能把/双基0作为唯一目标,而要以/双基0为基点,注重文化传递,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在学习过程中熏陶学生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
6、义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0,针对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提高教师的阅读素质现在,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少了。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0,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语
7、文教师的建议,尤其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尽快把握新教材,搞好课堂内外,更是离不开阅读,更是需要以读促思,以读养教。(二)明确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要学生读和学生要读会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还必须使学生明白阅读的作用,体会到阅读的益处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愿望,才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积极地主动地去阅读。1.积累知识司马迁为编5资治通鉴6,/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0屈原的5天问6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天文地理,博物神话,无所不涉,显示了作者的丰富学识。要使自己渊博富有,就要认真读书,旁学杂
8、收,广取博览。华罗庚曾说:/天才在于勤奋,读书在于积累0。可见,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尤其是当今时代,新兴科学、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知识不仅是学业的基础,也是技能的催化剂,我们要吸收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