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32929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体验探究过程提高探究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验探究过程提咼探究效果[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探究过程;探究效果《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科学课堂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回顾我们的科学课堂,“热热闹闹”的探究形式非常普遍,但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的探究很少,只赋予了外在的表现形式,没有从内部去挖掘,因此
2、造成探究效果不容乐观。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呢?下面就以本人对《神祕的电磁铁》的教学体会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神秘的电磁铁》一课,目的在于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设计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创设探究情境、引出探究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
3、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探究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通过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提出问题及探究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地去进行研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了思维的主动发展。如在《神祕的电磁铁》导课时,本人先说:前几天,有一个同学突然对我说:“老师,你看过用电磁起重机运送废铁吗?它工作起来特别有意思。”我说:“我还真没看过。”他连忙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这有一段关于它的录象,你想看吗?”我说:“那当然想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想
4、不想看?”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步步深入地提出探究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二、形成探究假设、制定探究方案。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世界,都有一个独特的经验世界。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在科学课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多种预测和假设。同时,探究学习并非仅限于学
5、生的动手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实验、讨论和制定实验方案。这并不是盲目的,毫无目的的探究,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活动。在做实验前,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做实验,在头脑中先做一遍实验,这样探究的效果就会比较理想。因此当学生提出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电磁铁的磁力的大小这个问题时,这时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电池的节数能够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另一个同学又说:"我想线圈的匝数也能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接着说:“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光有大胆的假设不够,科学研究还需要大量的事实和证据来验证。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学生回答道:“做实验。”“对,做实验怎么做?
6、下面就请小组的成员商量一下,你们最想研究哪一个因素,你认为它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什么关系,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小组讨论一下。讨论之后,请每个组的同学拿出材料袋,根据你们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实验。从而来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想。在活动中,我始终参与着,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帮助。三、经历探究过程、感受探究乐趣。经历就是人生,科学教育是学生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科学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背一个个定理,记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有一段研究科学的经历。所以说做了,亲历了才是自己的理解。因此可以说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
7、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科学家们曾经经历过的、曾经体验过的那种过程。所以,作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课堂上,因为有了前面的探究方案,分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大部分组做了三次实验,纷纷得出了结论,不过表述各不相同。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和信心,也增进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非放任自流,是需要教师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在探究过程中,主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