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25271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代谢综介征的中西更结介诊治策略摘耍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口同时存在多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症候群,西医主要是针对其各个纟R分疾病分别进行干预,缺乏针对病因的整体治疗,而中药复方因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故有白身独到的优势。在代谢综合征诊治领域,如何发挥中医和西医各口的长处、优势互补是今后值得深人探讨的问题Z—。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胰岛索抵抗屮西医结合诊治中图分类号:R259;R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8-0374-05Diagnos
2、isandtreatmentofmetabolicsyndrome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WANGTian-zhan,FUXiao-dong(DepartmentofTCM,HuashanHospital&InstituteofTCM,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40)ABSTRACTMetabolicsyndromehasbeenusedtodescribetheclust
3、eringofindividualriskfactorsbasedoninsulinresistanee.Westernmedicinefocusonthemaincomponentsofeachdiseaseratherthantheoveralltreatmentforthecauses,whil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ctswithmuti-channelsandmuti-targets.Therefore,theintegrationoftradition
4、alchinc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cisworthfurtherresearchinlhefuture.KEYWORDSmetabolicsyndrome;insulinresistanc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IR)为基础且同时存在多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症候群,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
5、血糖症以及血脂界常。近年來,又冇学者陆续主张将高尿酸血症、高瘦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1)血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列入其中[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木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MS的诊治策略。1诊断标准世界卫工组织(WHO)1998年对MS的定义是:以空腹血糖受损(1FG)、糖耐量减低(IGT)或糖尿病和(或)IR为必备条件,H•同时存在肥胖、高血压、高甘油
6、三酯(TG)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微量白蛋白尿4项中的2项以上⑵。该定义首次为MS提出了量化标准,但山于诊断TR需采用高胰岛素正衙萄糖钳夹试验,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筛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并及早进行干预,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III(NCEPATPIII)》[3]不再采用胰岛素钳夹试验而提出了较为简单的MS诊断标准:在中心性肥胖、高TG、低HDL-C、高血压和高血糖(IFG或糖尿病)5项中至少达到3项。同WHO的诊断标准一样,《NCEPATPIII
7、》也将高血糖纳入了诊断范围。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TDF)提出了适用于临床的MS定义,将中心性肥胖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存在2项以上《NCEPATPIII》定义的危险因素即可诊断为MS[4]oIDF首次提出了以腰围表达的中心性肥胖作为诊断的先决条件,并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种提出了判断中心性肥胖的不同腰围切点。我国于2004年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2007年我国血脂防治指南联合委员会在此基础上作了修订,制定了《中国血脂防治联
8、合指南》[5](表1)。尽管不同卫牛组织制定的MS诊断标准有所差异,但从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医学界对MS认识的不断深化,具体特点包括:1)将肥胖作为IR的外在标识、特別是突出了中心性肥胖在识别MS中的作用;2)不再强调糖代谢界常为必备条件,而是逐步突岀了脂质代谢界常在MS发牛中的地位,并将高TG血症和低IIDL-C血症由一项指标拆分为两项指标;3)调低了血压、血糖和脂质异常的切点,使高危人群能更早地获得警示和干预。2病因和发病机制2.1西医对M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M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