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1例子,B组59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6.25mg•d~l>12.5mg•d~l,每日使用1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大小和CA125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96.7%,B组的有效率为98.3,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有统计学意义(卩〈0.05)。结论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不
2、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米非司酮;剂量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51-02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易出现不孕症、痛经、性交痛等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米非司酮具冇良好的抗皮质激素活性和抗孕激素活性,被广泛应用到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和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我院选取赣州妇幼保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的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宫腺肌病的患者,对其疗效和安全性
3、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间的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宫腺肌病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在37-52岁之间,病程6个月-5年,均为经产妇。症状表现为进行性、继发性痛经史,并伴随有不用程度的子宫压痛,经量过多。此120例患者均经过诊断性刮宫、B超确诊,排除严重心、肝等恶性病变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最近一个月之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受卵巢激素的治疗。根据服用米非司酮的剂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1例,B组59例,两组的年龄、子宫情况、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于A、B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分
4、别给予6.25mg-d-K12.5mg-d-l,米非司酮,于每H睡前口服,疗程为3个月。服药期间对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观察笏物反应,定期进行B超检测,及时了解患者的子宫岀血和子宫大小情况。另外,治疗前后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血CA125检测。1.2.1疗效评定标准效果显著:经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自觉经痛消失;有效:经期基本恢复正常,经量有所减少,自觉经痛症状减轻;无效:症状几乎没有发生改变。1.2.2痛经程度评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法:通过问卷对对痛经程度、活动能力丧失程度和影响活动程度进行计算。1.2.3月经量计算患者使用统一的卫生巾,以此为基础应用
5、PBAC法评分。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由SSP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X2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A组临床疗效显著的有42人,临床有效的为17人,总冇效率为96.7%,B组临床疗效显著的冇45人,临床有效的为13人,总有效率为98.3%,P>0.05,无统计学意义。2.2症状比较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痛经程度与经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4不良反应比较米非司酮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恶心、阴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A组中有3人发牛不良反应,发牛率为4.9%,B组
6、有12人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o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作用下出现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出血,形成局限性或弥漫病变,其主要症状为经期过长、经量增多、子宫体积过大、进行性加重痛经等[1]。米非司酮是一种高效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亲和力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米非司酮能够対垂体产生抑制效果,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诱发闭经,促使子宫及腺肌萎缩[2]。目前使用米非司酮的剂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很多争议。本试验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分别应用口
7、服米非司酮(剂量分别为6.25mg-d-K12.5mg•(!-!,)的方法,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96.7%,B组的有效率为98.3,卩>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痛经程度与经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対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且不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子宫体积和血CA125与治疗之前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中有3人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B组有12人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