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

ID:46580618

大小:138.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_第1页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_第2页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_第3页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_第4页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练习题II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UNIT5--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II答案必做题一.单项选择 1.“只有甲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各项中没有明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D)题干:p:甲认识错误q:甲改正错误题干的命题形式为:﹁p→﹁q,或者p←qA.除非甲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A的命题形式为:﹁p→﹁q,或者p←qB.如果甲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B的命题形式为:﹁p→﹁qC.如果甲改正错误,那么甲认识了错误。C的命题形式:q→pD.只要甲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D的命题形式:p→q2.“并非小张既高又胖。”如果这句话是真的,

2、则下列与之相等值的是( C )题干:p:小张高q:小张胖题干的命题形式为:﹁(p∧q)A.小张既不高又不胖。A的命题形式为:﹁p∧﹁qB.小张高但不胖。B的命题形式为:p∧﹁qC.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不胖。C的命题形式:p→﹁qD.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胖。D的命题形式:﹁p→q3.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A提案,要么支持B提案。”根据主持者的话,下列各句中不能确定必真的是()题干:p:每一个与会者支持.A提案q:每一个与会者支持B提案题干的命题形式为:p∨q,或者(p∨q)∧﹁

3、(p∧q)A.如果支持A提案,那么不支持B提案。A的命题形式为:p→﹁qB.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支持B提案。B的命题形式为:p∨qC.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不支持B提案。C的命题形式:p∨﹁q对A提案和B提案,不能两个都支持。D的命题形式:﹁p∧﹁q4.某人涉嫌盗窃而受审。检察官和辩护人有如下一段对话:检察官:“如果被盗人盗窃(p),那么他有同伙(q)。”p→q辩护人:“这不是真的。”﹁(p→q)辩护人的本意是说被告人不是盗贼,但他的辩护却使愚蠢的。这是因为(C)A.辩护人没有正面回答检察官的问话。B.辩护人承

4、认被告人盗窃时有同伙。p∧qC.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但没有同伙。p∧﹁qD.辩护人不承认被告人盗窃,也不承认他有同伙。﹁p∧﹁q5.如果治疗准确(p)并且抢救及时(q),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r);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r)从以上前提出发,能必然推出的结论是(D)A.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既不准确,抢救也不及时。﹁p∧﹁qB.对这个病人的诊治不准确,但抢救及时。﹁p∧qC.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是准确的,但抢救不及时。p∧﹁qD.如果对这个病人的诊治准确,那么死因是对这个病人抢救不及时。p→﹁q6.以“如果甲和

5、乙都不是作案者,那么丙是作案者”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一个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作案者”的结论。这个前提是(D)题干:p:甲是作案人q:乙是作案人r:丙是作案人题干的推理形式为:﹁p∧﹁q→r?∴qA.丙不是作案者。﹁rB.甲是作案者。pC.甲和丙都是作案者。p∧rD.甲和丙都不是作案者。﹁p∧﹁r7.某珠宝店被盗,搜查的结果表明下列事实:①疑者有甲、乙、丙三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作案人。p∨q∨r②当甲行盗时,乙一定在场。p→qp:甲是作案人③作案时间,乙正在快餐店饮酒。﹁qq:乙是作案人根据以上事实能推出以下

6、哪一个结论(C)r:丙是作案人A.甲是作案人。pB.乙是作案人。qC.丙是作案人。rE.甲和丙是作案人。p∧r8.小王和小唐至少有一人去张家界旅游。如果小王去张家界旅游,那么小陈一定知道。如果小唐去张家界旅游,那么小方一定同行。事实上,小陈不知道小王去张家界旅游。根据以上条件,可合乎逻辑地推出的结论是(B)题干:p:小王去张家界旅游q:小唐去张家界旅游r:小陈知道小王去张家界旅游s:小方去张家界旅游题干的命题形式为:1.p∨qpr2.p→rpr3.q→spr4.﹁rpr5.﹁p2、4(→—)6.q1、5(v—

7、)7.s3、6(→—)8.q∧s6、7(∧+)A.小王和小唐一同去张家界旅游。p∧qB.小唐和小方一同去张家界旅游。q∧sC.小王和小陈一同去张家界旅游。p∧…D.小王和小方一同去张家界旅游。p∧s二.分析题1.下列两个命题是不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A.如果小王是运动员,那么小李是运动员。B.如果小王是运动员,那么小李不是运动员。答:p:小王是运动员q:小李是运动员A:p→qB:p→﹁qA、B两个命题可构建真值表如下(p→q)∧(p→﹁qTTTFTFFTFFFTTTFTTTFTFFTFTFTT由真值表第四

8、列真值情况可知,它们不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2.已知下列A、B、C三句话中有两句假,问:能否断定甲村与乙村有些人家没有彩电?为什么?A.如果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则乙村有些人家没有彩电。B.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并且乙村所有人家有彩电。C.或者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或者乙村所有人家有彩电。A甲: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A乙:乙村所有人家有彩电E甲:甲村所有人家没有彩电E乙:乙村所有人家没有彩电﹁E甲:甲村有些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