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

ID:46580428

大小:2.1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5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_第1页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_第2页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_第3页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_第4页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_第5页
资源描述:

《_唐温邈墓志铭_考释_黄林纳[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汉考古2014.5/总第134期考古研究《唐温邈墓志铭》考释黄林纳谭淑琴(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温邈是唐代晚期宰相温造之兄,唐代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温大雅第六代后人,其墓志内容可以和其父温佶神道碑相印证。本文结合温佶神道碑对温邈墓志进行了考释,在补充和纠正了史书记载之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中晚唐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及其背景。关键词:唐代;温邈;温造;温佶;墓志中图分类号:K871.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0327(2014)05-0079-06温邈墓志1997年出土于河南济源,现藏别封于祁,始为太原人。永徽中,礼于

2、河南博物院。墓志青石质,分为志盖和志石部尚书赠左仆射大雅,于先生为六两部分。志盖为盝顶,正方形高为79.5厘米,代祖。/仆射生工部侍郎、瀛洲刺史宽为79厘米,正书“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墓无隐。瀛州生范阳令晋冲,范阳生志铭并序”。四斜刹装饰有极为精美的四神以金吾卫长史仁礼。长史生/南郑令、及云纹图案(图版一)。墓志高76.5厘米,宽76赠谏议大夫景倩。南郑生太常丞、厘米,正书34行,满行34字(图版二)。温邈赠谏议大夫辅国,先生即太常谏议/在《新唐书》中有载,但是寥寥几笔,甚为简略,君第二子也,出于高平李氏,外五代而墓志却洋洋洒洒120

3、0多字。温氏家族在唐祖司空李勣为唐功臣。先生幼而聪代自温大雅之后,一直作为望族,墓志不仅详悟,长有/名节。年十五丁谏议君忧,细地介绍了温邈的情况,而且涉及了温氏的家勺浆绝口,加人数等,始以至孝知名。族世系,和其兄温造、温逊等人,以及当时的一服阕,从师授六经,览/百氏史,钻研些社会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墓志许多涉猎,俾夜如昼。故能于学无所不内容可以弥补两唐书记载之不足,纠正两唐书通,于人无所不容,卓荦绝伦,为时记载之疏漏和错误。故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儒雄。与/弟故礼部尚书造,故至德[1]其父温佶的神道碑文,对墓志略作考证。令逊,侨居邺

4、郡,复有三虎之号。贞墓志录文如下:元初,四郊多垒,戎府强大,有/若马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墓志铭燧、刘洽,宿兵两河,观望形式。先并序/生或飞短札,或诣辕门,质责异端,承议郎守河南尹上柱国赐紫金指明逆顺。二/师皆词屈心伏,以客鱼袋李珏撰/卿处之。然正言高步,龃龉难合方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巳姓。将,以夔皋之道翊赞/。大君丁太夫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人忧,哭无常声,几至灭性,筑坟栽氏。自平至人,廿六代仕/周为司马,树,皆出身力。时遇亢旱,草木不滋/,作者:黄林纳、谭淑琴,河南博物院。79先生长号诉天,泪尽继血,数里之内独降甘雨,有

5、祈必应,如此者数声入。而又庐于墓侧,猛/兽驯扰,暮来蚤去,若扦卫然,乡里异之,目为巨孝。外除,东诸侯有以羔鹰及门者/,先生喟然叹曰:人生荣、宦、禄、贵及亲风树之感,今则已矣,安能碌碌随人后取富贵哉/?扬名之义岂无天爵?若其轩冤承绪,则有令弟存焉,而今而后吾不复言仕进矣。繇是服名教者嘉之,隐居于泗水之上垂三十载,言必孝悌,化成乡闾。长庆中,护至德季弟丧归葬/旧里,遂于鸣皋山紫逻川,筑室艺树,坚终为之志。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发书致礼,交/驰于门。大和初/,上即位,名公钜人,相图版一与推荐,拜左补阙,敕河南尹。敦谕发遣,先生稽首辞疾,竟/

6、不屈志。洎礼部官达,贵为元侯,先生蓝舆褐衣,不试于时命矣!夫尝著《/周官参略》就其理所,执经讲德,和乐怡怡,允所六篇,序天地四时,述作之能,侔于/谓或出或处,皆不失其道也。未几,古人。予忝与游,熟其事业,铭曰/:礼部以大宪征/,天子方倚为相,病不先生有道可为王者师,先生有才可起。大和九年夏六月,先生在洛闻其以佐明时。贞节玉立,涅而不淄,岂丧,气不胜哀,因恸疾作,乃/隐几雪无/兹基?亦有深知,卒用不试,天涕而言曰:吾老矣,手足既绝,安用生其命而。已乎已乎,从古如斯/。孤为?于是卧服缞麻,不近医药,及暮子瑀泣血书。晦日终于/家。夫人李氏,

7、即前所谓一先生外五代祖司空勣之玄孙。有子男四人,长曰璙,前/滑州酸枣尉,曰据墓志载,温邈字顺之,“生于宝应壬寅瑀,曰环,曰璘,皆举进士。女四人,岁,卒于开成景辰岁”。即代宗朝宝应元年762皆适良士。次女婿长乐贾育最知名/。年生。景辰即丙辰,文宗开成元年827年卒,先生生于宝应壬寅岁,卒于开成景辰享年66岁。关于温邈,仅《新唐书》在温造之岁,龙虵之谶,岂虚也哉?其孤以明后,稍有介绍,极为简略,“邈,长庆、大和中,累年二月十五日/祗奉大事,葬于河南府以拾遗、补阙召,不应”[2]。其父温佶神道碑记河清县金娥里,袝太常谏议君之墓。载与《新唐书

8、》相差无几。温邈墓志相对来说先生容貌尊严,身/长七尺,广眉阔额,更为详细。文宗初即位,就曾以“补阙”之职,方口踈齿,博达有智略,于经精易、召其在朝廷任职,但被其拒绝。墓志中更为详传、三礼,于史熟司马迁、班固书,澁细地提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