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55699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5
《农村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初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标当下小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这三者的威丿J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尤以写作最让人头疼,至少其余两者还冇教科书和老师的讲解可以遵循。由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的宁溪初级屮学,因为其区域的特殊性,学校实行寄宿制,再加上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条件等因索的制约,学生与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文化信息量偏少,活动方式单调,所以我在作文教学屮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到写作文时,常常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冇什么东西可写!”确实,在作文课的
2、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硕着头皮地“挤”。其结果是他们写出的作文大多数还是语言干巴,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人相径庭。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初小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白己对H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据我近五年的观察和了解,从学牛方而来说,绝大多数学牛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提起笔來不知从何下手,总觉得没事情可记,没道理可议,没情感可抒。但
3、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写。于是只好编故事、说谎话,作文读起来空洞枯燥,没有闪光点,缺乏想彖力和真情实感。我就所任教班级近两年的期末试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丢分现象重点在写作上,学生的作文冇80%都是内容太简单,太空洞,记流水帐现象比较严重,要么是写“克隆作文”,要么就是无话可说,缺乏真实性。对此,我做了深刻反思,主要是学生没冇掌握写作的方法,不了解新鲜而丰富的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牛对写作素材掌握不够,挖掘写作素材的渠道还不宽广,导致了写作水平不高。正如叶圣陶所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
4、,哪里会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要学会积累。小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所谓积累就是把事物聚积到一起,由少到多的收集过程,作文更是一个白始至终都少不了持续不断的积累的过程。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即强调了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可见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我认为,积累写作索材是学住写好作文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多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了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讣学生有内容可写,
5、这是作文教学小不可缺少的“前奏”。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真正地为积累索材实践着,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冇千钧任翕张”的自由写作境界。因此,木着这种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想法,我选定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为学校学生的发展谋求对策,力争达成以下冃标:1.培养学牛对牛活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牛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而观察牛活就是本次研究的重耍一环,让学生参与活动,无形中就耍求他们带者一颗傲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牛活屮曾经被忽略的美!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农村学生而言,积累写作素材的最重
6、耍的途径便是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在此次研究过程屮,会指导学牛制定课外可行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的卩籍,让他们活跃思想积累语言。3.增强学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写作索材在很人程度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亲身体验才会有真情实感,所以,学生就会不口觉地改变以前学习的被动形式,转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其屮。4•最希望达到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再为作文而“皱眉”、“啃笔头”了!二、研究对象和步骤为了进行课题研究,我选择所任教的七年级(5)和七年级(6)班作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同时,确定七年级(5)班为课题研究的玄接对象
7、,与七年级(6)班进行对比。具体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1.组织准备阶段(2011.4〜2011.6)主耍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确定研究班级,进行观察了解,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形成研究方案和调杳问卷。2.行动研究阶段(2011.9〜2012.1)学习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并实践课堂教学、引导方法,如“课前素材积累方法指导”、“课中写作素材运用点评指导”、“课后积累写作素材习惯培养”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如展示学习目标、展示积累成果、展开探究讨论,鼓励素材归类、及时运用。进行两班比较教学
8、,对七(5)班不断进行积累方法指导,并不断调整,七(6)班也布置积累任务,但相対简单,不作细致讲解,然后比较学习效果。适时写岀教学实践反思、课例分析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