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50017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浅探摘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字:有效创新生活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耍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它的实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提高课堂效益是关键。数学是要求学生学有价
2、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自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屮,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
3、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屮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小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彖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屮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
4、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二、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重视情境创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乂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耍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
5、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引导,更能发挥学生的口主性,它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解知识的方法上的引导,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板书、体态动作、多媒体运用等方式手段,其至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引导的一种方式。如《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有学生续编儿歌这一教学片段: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
6、腿。……刚开始,学生情绪高涨,但念到后面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不念了,学生说念不完。老师说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就能把这首儿歌念完了吗?生1:(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师:有不同的意见吗?生2:(b)只青蛙,(b)张嘴,(b)只眼睛,(b)条腿;师(心里咯嗤了一下,还是很快调整了过来):这两位同学都知道用字母来表示,值得表扬,但都用一个字母來表示,你还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吗?生3:(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师:生3与上面两位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生4:生3用了四
7、个不同的字母,而生1和生2用了同一个字母。师:我想问问生3,你为什么用不同的字母表示?生3:因为青蛙的嘴、眼睛、腿的数量不一样。师(欣喜,找到导火索了):那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呢?生3:—样的。师:你现在有改进的意见吗?生3(顿悟):(a)只青蛙,(a)张嘴(c)只眼睛,(d)条腿;师:多聪明的孩了啊!不断的思考就有不断的提升!还能不能再根据青蛙、眼睛和腿的关系再把儿歌改进改进呢?(手指(c)只眼睛,(d)条腿;)?生5:(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小条腿;刚开始,学生虽然没有表示正确,但“用字母表示”
8、是值得肯定的,于是有了以下的引导“这两位同学都知道用字母來表示,值得表扬,但都用一个字母來表示,你还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吗?”也许一个“但”字给了学生启发,所以就有了“(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的冋答,虽然与教师的预设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教师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成长,一旬“你为什么用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