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

ID:46433718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_第1页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_第2页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_第3页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生共情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探究桐乡市卫牛学校钱春丽摘要:在师牛沟通的过程中,共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内强素质、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和准确表达来培养教师共情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让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加强品徳教育,增强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关键词:师生沟通;教师共情;学生共情一、中职师生关系现状比起普通高中生,屮职生大多学习能力较差,成绩不理想,自身问题多。他们得不到老师、同学、社会理解和重视。有的学生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对事情不感兴趣,没自信;有的逆反心强,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学会吸烟、酗酒、打架等等。他们不愿接受管教,认为谁管我就是和我作对。由

2、于中职牛有着这样的心理特征,中职牛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师牛关系危机问题:学牛对师牛关系持消极态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与学生面对面聊天、谈心,但换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二、中职师生沟通的桥梁一一共情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师应关注学生这个整体,应创造一个接受、真诚和共情的环境;教师和学校员工应接受'个人中心'取向培训,应付出努力建造学生自尊,及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⑴在师生沟通中,共情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不容乐观的屮职师生关系,教师应静下心來反思,是否我们足够了解学生,是否足够善解学生情绪,是否具备一种体验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因此,将“

3、共情”这一技巧应用于中职生教育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使教师掌握共情能力,与学生真诚沟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共情能力,让学生走出心灵的闭塞角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人格。这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凸显教育“人性”、“人心”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呼应了“以人为木、尊重人、科学树人、全面树人”,实现“人化”教育的呼声。三、共情的定义共情,又称“同理心”,是一种在个人经验范围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知他人内心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看他人所看,感他人所感,将心比心。从词源学上,英文“empathy”一词源自古希腊文“£yn应0£ia”(意为身体的情感和热情)。后由德

4、国哲学家HermannLotze和RobertVischer改编成德文“Einfuhlung",表示“移情这一美学概念,比喻人们把自己真实心灵感受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食物和他人身上的一种现象”[2]o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TheodorLips指出“人们彼此正式通过'Einfuhlung^的形式,来了解对方和对对方做出反应,它是发生于投射和模仿之前,而且当人们之间情感模仿增加时,Einfuhlung也会跟着加深。”⑶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在他的《论人的成长》中提出:“有些时候,我会用"一致”(congruence)这个

5、词代替"真诚”(realncss)这个词。我发现,真实、真诚,或者一致一一无论你给的名词是什么一一是达成最佳沟通的基础。”罗杰斯将共情解释为心理咨询员能准确了解别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就好像你自己的世界。四、师生共情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要想真正建立与学牛良好关系,就必须具备共情这一教育特质。师生双方如都能共情,那么,心灵沟通将会更精彩。(-)教师共情能力培养教师共情可分三层含义:第一,共情感觉,教师能换位体验学生主观世界,感受学生所思所想;第二,教师能将学生本人与他的性格、经历、家庭背景等因素相联系,以此更好理解学生问题的实质;第三,共情表达,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理解

6、与尊重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并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围绕这三层含义,教师应培养共情能力来创建师生良好关系。1、内强素质,培养匠心自己丰富才能感知学生世界的丰富,自己好学才能感知学生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能感知学生世界的美好。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拥有良好心理修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理解和掌握不同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做一个有“匠心”的教师,懂得专注、走心,用心陪伴和服务,帮助学生成长。共情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感应,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

7、些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的教师,才能与学生准备共情,也是共情的前提条件。2、善于倾听,传递真诚有效共情的基础便是倾听。作为教师,需善于倾听,暂时放下自己主观参照标准,对学生所说积极关注。首先,良好的倾听需要做到“专注”,这就绝不仅仅是用耳听其咅,还包括用脑辨其义。对学生的讲述有真情冋应。适时,还可用亲切言语,鼓励学生完整表达内心感受,获得更多学生信息。其次,良好的倾听还需做到“心诚”。倾听时,不随意打断学牛的讲话。而是要耐心听,静心体验。其三,良好倾听需“不作评价”,即,不对学生所说的话予以直接否定或判断对错。这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使

8、得学牛不愿沟通,那么共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