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

ID:46335014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_第1页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_第2页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_第3页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_第4页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摘要:屮隐思想由白居易提出后,对封建士大夫,尤其经由科举考试入仕的寒门学子影响很大。它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一条新的隐逸之路,平衡了现实与理想的各种矛盾。这也成了中隐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一一寻求矛盾中的平衡点。文章从中隐思想产生的社会矛盾、理论矛盾和文人思想中的表现等方面入手,研究该思想如何在重重孑盾中寻求平衡点。关键词:中隐思想矛盾平衡点中隐是白居易晚年的人生哲学,在中庸哲学的影响下,集合道教与佛教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隐逸模式。在他《中隐》这首诗中得到了具体的诠释:“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

2、力,乂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这首诗概括了他晩年的生存Z道,中隐巧妙地平衡了大隐与小隐、贵与贱、喧嚣与冷落、忧患与冻馁的矛盾,超越了二者之上圆滑地调控着仕宦经济与个体独立人格间的独立与统一。或者说,中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它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社会适应,一种自我保全之道。一、产生: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平衡中隐思想的产生平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

3、盾,在文人傲骨与世俗享乐中找到平衡点。其核心是在严苛的政治环境下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平衡。(一)政治:出世与入世隐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虽然不是主流,但由于历代文人雅上包括统治阶级的推崇,成了一种高洁的象征。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科举制度为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往仕途的大道,激发了文人入世的热情。尤其给寒门学子提供了一条改善生存条件、展示自己才华的捷径。唐宋时期,寒门学子在政坛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期,政治日趋腐败,在经丿力了安史之乱后,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盛世气象渐消,渐渐显露出末世的疲态。朝屮宦官专权,从政环境恶化,牛李党争,许多文人被牵连。白居易在《寄隐者》

4、中写道:“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这种朝夕宠辱的变化,激发了文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让文人思想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激化。这种孑盾可以说不仅是文人心路的选择,更是対心性的磨炼。出世小隐虽然保全了独立人格,展现了高洁的一面,但“山林太寂寞”,已经入了仕途的寒门学子,无法再承受这种冷遇。在矛盾的刺激下,文士的功名欲望和社会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盛唐时期高涨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入仕的欲望开始消退,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寻求平衡点一一政治上明哲保身,思想上注重寄情山水的自我精神世界。这种矛盾的平衡正是中隐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经济:傲骨与享乐在屮隐的产生阶段,个体逍遥与世俗享乐形成了i对矛盾。经济的压力是唐

5、宋文人选择中隐的重耍原因。小隐的魏晋名士,大多出身世家,生而富贵,物质生活富足。所以他们藐视时政,无心经济。遇到乱世,只求独善其身,纵情山水,隐居山林。不仅没有生存的压力,还博得了高洁隐士的盛誉。小隐是这一时代文人隐逸的主流。但是中唐时期的文人,大多是经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的寒门学子,白居易只是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依靠科举考试走入仕途。小隐,虽然能够摆脱政治的压迫,重现文人的傲骨。但同时要忍受的是山林的寂寞和饥寒的困扰,这让他们很难接受。贵与贱、喧嚣与冷寂这些孑盾开始凸显,并且困扰他们。归根结底,还是文人的傲骨和世俗的享受之间的矛盾。白居易提出的中隐思想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巧妙地平衡了

6、这些矛盾。不断开与政治之间的联系,“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担任小官、闲官,解决生计问题,同时又享受了内心逍遥。中隐的产生木就是矛盾平衡、妥协的产物,一方面让文人能够入世一展才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让他们浸淫在世俗中,保持一分相对的精神独立,解决文人的进退出处问题。这不仅是一种隐逸思想,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在它的彩响下,许多文人士大夫不再将隐与仕对立,而是在秉承中庸的同时,更多地追求人格的独立,努力发现生活细微之处的美好。二、理论:儒道释的矛盾与平衡中隐思想的产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中隐思想的基础主要是

7、儒学、道教与佛教,这三者从独立到矛盾,最后相互融合、实现统一,初步体现了中隐思想的核心内涵一一由矛盾到平衡。首先,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学。儒家本意是主张积极入仕的,但同时并不贬低隐,隐与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可以互相转换。孔子EI:“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强调审时度势,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入仕为官。反Z,则选择“修身”,关注自身的道。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