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

ID:46331859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_第1页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_第2页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_第3页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_第4页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摘耍]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3例(年龄大于60岁)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此类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0〜60岁)。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生素,严重时行机械通气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疾病、肺心病心力衰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体温、白细胞升高情况、心电图异常情况、胸部X线异常情况等。结果:两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心电图异常方面,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别,老年患者死亡率高于屮年患者。[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老年[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217-0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理和病理情况和成年人存在差界。木文选择本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3例作为观察组,以上患者年龄均大于

3、60岁,选择同期年龄小于60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屮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最新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在诊断C0PD的基础上短期内岀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伴发热等症状明显加重的表现。其中观察组,男72例,女51例,60〜69岁65例,70〜81岁58例;对照组,男53例,女30例,30〜40岁20例,41〜59岁63例。1.2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体温、口细胞升

4、高情况、心电图异常情况、胸部X线异常情况等。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严重时行机械通气。气道痉挛明显者,临床常规支气管扩张剂不能缓解的气喘,可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2mg氧驱动雾化,2次/d,氧流量在5L/min以上,根据经验或痰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对症治疗相关并发症。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①合并基础疾病方面(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观察组共67例,占54.

5、5%,対照组共13例,占15.7%,两组并发基础疾病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白细胞大于10X109/L:观察组共92例,占74.8%,对照组共60例,占7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⑥心电图异常情况:观察组109例异常,占88.6%,对照组39例异常,占47.0%,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胸部X线表现异常:观察组共109例,占88.6%,对照组72例,占86.7%。2.2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5例死亡,死亡率为12.2%,对照组3例死亡,死亡

6、率为3.6%,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且不完全可逆,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目前普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加,这些炎症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从而引起肺的结构损害[1]。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方面与成年人冇差异,所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差界。在木文中,老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

7、可能与男性吸烟患者高于女性有关。老年人肺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出现退行性改变,防御功能低下,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加,感冒、劳累、吸烟等因素诱发急性加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2]。在木文中,中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明显少于老年患者,所以老年患者急性加重时可能症状较重,合并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心衰的概率耍高,所以老年患者虽经过积极治疗,但和成年人相比,死亡率仍偏高。有研究表明,伴有基础病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G-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病死率居首位。近些年来,金黄色衙萄球菌感染得

8、到冇效防治后,G+菌感染病死率卜•降。所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耍原因为支气管病毒或细菌感染(特别是G-菌、真菌),故需高度重视[3-4]o根据本文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存在差别,具老年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