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

ID:46330738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2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_第1页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_第2页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_第3页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_第4页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摘要: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歷程與實施的三大發展戰略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前實施的均衡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後至20世紀末的非均衡發展戰略都不同程度地改變瞭既有的區域經濟格局。步入21世紀後,實施的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導向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將使中國區域經濟有更多、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可能創造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産業結構、經濟結構迅速演進,東、中、西部協調優化和持續、快速發展的新的增長格局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均衡發展;政策空間分類號:F061❷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096(2003)01-0030-04

2、一、改革開放前我國實施區域均衡發展戰略得失的辨證反思從總體上看,改革開放前的30年,地區經濟發展戰略雖然發生過幾次變動,但總體實施的是高度集權下的從屬於國防安全目標的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這一時期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側重於發展落後地區,以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從總體上可以稱之為以地區間平衡為目標的內陸地區重點發展戰略雖然實施內陸地區重點發展戰略的思想出發點是正確的,其實施對拓展中國生產力發展空間,在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改變舊中國地區經濟嚴重不平衡的格局,起到瞭積極作用,對全國各地經濟,特別是建立以重工業為基礎的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方面,取

3、得瞭巨大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一方面,受制於當時的國際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對內地建設要求過急,投入瞭過多的力量,強調規模和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加上選廠定點的失誤,導致瞭嚴重的浪費和損失。同時,以重工業為發展重點,過分追求工業生產力的均衡佈局的地區投資戰略,造成瞭地區間低水平的工農業結構體系同構和內陸地區產業關聯效應差的歷史隱患,使內陸地區在全國大分工的總格局中始終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僅降低瞭資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加固瞭經濟發展水平由東向西遞減的階梯格局。另一方面,這一戰略的實施脫離瞭發展和效率的主題,片面強調瞭公平目標下地區之間的平衡,並且促

4、成瞭國傢整體上”增長第一”戰略下重復建設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形成1❷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區域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受到高度集中的計劃安排,它是一種忽視效率和發展的戰略。在處理沿海和內地即先進地區和落後地區之間關系方面,缺乏科學的認識,對沿海的地區工業投資重視不夠,沒有能夠充分利用沿海地區工業基礎好的優勢加快發展,並從而帶動內地的發展。相反奠定並形成瞭我國區域分工的基本格局,形成內地以能源、原材料生産和重加工為主的經濟結構,沿海以輕加工為主的經濟結構,並構成瞭內地與沿海一定程度的垂直分工。在計劃經濟下,它回避瞭區域間的經濟競爭,並且在價格扭曲下造成瞭一定程

5、度的利益分配失調2❷區域産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促進瞭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形成。為減小地區差距,片面強調瞭建立地方工業體系,沒有更好地發揮地區優勢和對地區經濟發展進行合理佈局。1958年提出建立地方獨立的工業體系後,各地區工業建設遍地開花,星羅棋佈;1970年又提出要建立工業省,要求各省糧食、油料、輕紡工業、鋼鐵、民用機械等都要自給,而且層層下套,從省到縣都建立瞭小而全的工業體系,這表現出對經濟發展的區域觀念和區域發展的經濟觀念是缺乏的。實際上中國經濟總體上在這一時期實行的是計劃化的”增長第一”戰略,本來就容易導致重復建設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強調地區平衡

6、的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更使之強化瞭3❷經濟效益差。加強”三線”和內地建設符合國傢的整體需要,但是建設規模安排過大,進度要求過急,項目面向備戰,重工、軍工畸重,脫離現實條件,實施中又嚴重違反基本建設的施工程序,加之貫徹”山、散、洞”方針,工廠鉛溝進洞,投産後留有很多後遺癥,沒有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4❷值得註意的是,由於該時期計劃經濟的無所不在,使得區域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比較簡單和不重要,忽視瞭我國這樣一個遼闊大國區域經濟管理的復雜性。因此,在中央與地方的長期以來的關系中,中央一直占據較主動的地位,通過以集權為主的方式管理區域經濟,這種模式的必然結果是抑制瞭地方發展的

7、主動權,忽視瞭地方合理的經濟利益,容易造成資源配置的失當,這些都是有待改革開放後得以解決的二、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的促進東部地區重點發展的非均衡戰略效果評價1978年後,我國開始瞭由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與此同時,解放思想、務實求變、改革開放的國內環境,和平與發展成為國際關系的主導趨勢,中國大陸與美、日、俄及周邊國傢的關系不斷得到改善。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也相應地發生瞭轉變,堅持全面實施鄧小平關於”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以發揮優勢、加快全國經濟

8、整體增長為目標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一是改變瞭重點建設中西部的格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