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

ID:46317891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_第1页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_第2页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_第3页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_第4页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权社会学视角下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探究近年来,土地流转呈烽火燎原之势。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节约化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创新流转机制、探索流转模式、规范流转行为,有利于推动我国规模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的收益。土地流转也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如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就明确提出了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观点。而当前各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如土地权属、土地合同纠纷、乡村政府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等。因此,从不同学科的

2、角度对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当前,对土地流转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法学上。它们分别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府的监管、土地流转的市场制度及交易成本等因素进行分析,而缺乏对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因此,笔者以社会学的嵌入性视角出发,提供一个产权社会学分析架构,对土地流转影响机制的解释进行新的尝试。1一个分析框架:嵌入性的产权社会学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国内外的产权研究,吸收了经济社会学和经纪人类学家强调经济行为的嵌入性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经济现象必须嵌入于社会、政治、文化整体加以考虑,受到社会的制约田。由此观点出发,产权不仅仅是经

3、济问题,而是涵盖着法律、国家、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社会现象,受到非正式的社会领域的影响。我国学者的研究也指出,产权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表达,强调产权被社会、文化因素界定的可能。对于产权的内涵,制度学派认为产权是一束权利,其中包含3种产权面向:控制权、收益权、处分权。完整的产权具有排他性动和可转移性的特性别;从社会学嵌入性视角出发进行修正,认为产权有5个维度:第一,产权的客体,有形之物或无形之物成为财产的社会性,比如人成为财产,知识成为财产的历史性;第二,产权的主体,自然人还是公司,本国人还是外国人、男性还是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规定;第三,财产的控制,比如不同社会对

4、于土地的权利各不相同,有的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有的拥有使用权,一些权利的获得需要不同的资格;第四,权利的保障,是通过国家的法律还是通过地方非正式传统规范等;第五,让渡方式,是通过市场还是亲属继承;产权的继承,是由长子还是次子、男性还是女性等等。上述5个维度都是一定历史、国家、法律、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以知识产权为例,我国传统社会人们认为,智力成果来自于上天的恩赐,可以随意使用。我国没有知识产权传统与此密切相关,并导致人们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社会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将专利作为产权来加以保护,可见,对某物或某项权利的产权制度,要结合一定社会文化

5、进行分析。这些分析给予我们深刻启发,产权本质上存在着被社会要素所制约的可能。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土地流转中应该引入嵌入性框架,考虑土地流转中所涉各种社会性的影响机制。2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分析国家、市场机制、地方性制度(地方家族主义、权力网络)是许多学者用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发展与变迁的主要解释框架,而这3个因素也构成了土地产权镶嵌的社会背景,从根本上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行。国家要素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由国家主导的制度创设,1949年以来,由于国家在组织领导土地运动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把自己的意志注入了农民私有产权之中,这种路径相关,就使得国家可以依其意志调整产权,建

6、立符合其意识形态的集体产权制度。当然,国家的引入非常容易导致农民所有权的残缺,其实质是国家拥有土地的最终控制权,并通过法律、法规加以表达。从国家创设的法律分析,《物权法》第125条规定,土地经营权人可以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中央2001年18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也明文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7、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国家并未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宪法中依旧保留了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拥有比所有权人更大的控制权,这使得农村土地权利拥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稳定,从而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国家要素的另一体现是国家科层体系对地方政府的影响。现有的政治体系使地方政府有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上级任务的政治压力,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实施土地流转的政策与任务。但是,中央政府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稳定制度安排从来就存在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别。一个基本的观察是,中国的国家政权不是铁板一块,中国改革时期的政治逻辑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