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ID:462863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0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近几年来财务理论以至企业理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运作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已经对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由于样本选取和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得出了不同的结论。1理论基础股权结构也即是股份制公司的产权结构。Demsetz(1988)认为产权结构是一种外生变量,并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着力分析企业产权结构、交易费用、委托代理等问题与

2、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菲吕博腾、配杰威齐(1972)也指出股权结构反映了一种产权所有制结构,这种产权结构体现为一种行为权力,即表现为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使用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市场上表现为一种外部性,在企业内部由于委托代理的原因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从而都会影响企业的绩效。而委托代理理论对于深入了解股权结构有着重要意义。Alchian(1972)首次对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阐述。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效用函数的不一致,代理人往往利用信息优势,以“偷懒”或“机会主义”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从而降低所有权的效率。无论是在公有企业还是在私有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

3、都已成为影响所有权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据Fama和Jensen(1983)的论述,企业绩效的关键所在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人问题”。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应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即认为公司治理绩效的焦点在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相一致。张维迎(1996)认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而这又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因此委托者(股东/管理者)必须设计一项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者(管理者/工人)的目的。只有这样规定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关系,特别是通过显形和隐形的合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才能有效的监督代

4、理人。82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2.1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公司治理正相关关系Jensen和Meckling(1976)利用产权理论、代理理论和金融理论构建了企业所有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代理关系,也就是让管理层持有公司的股份。这样,持有股份的管理层就成为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有投票权的内部股东,而其他更多的股东成为对日常经营决策没有投票权的外部股东,他们的研究表明公司的价值与内部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Shleifer和Vishny(1986)的研究证明,集中的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呈现正相关,认为是大股东的存

5、在更好地实现了对管理层的监督。1999年LaPorta和2002年Claessens的研究在赞同股权集中之外,从实证方面提出了法律体系和投资者保护程度也对公司价值有很大影响。Pedersen和Thomsen(1999)考察了欧洲12国435家大公司,认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Makhija和Spiro(2000)研究了988家刚刚完成私有化的捷克企业,发现企业股票价值与外国投资者、内部入持股比例正相关,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发现高利润公司。JiraYammeesri(2008)对泰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业绩有积极的影响。2.2股

6、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公司治理负相关关系Burkart,Gromb和Panunazi(1997)认为,股权集中导致了大股东对管理层经营行为的过分干预,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降低了公司的价值。这就提出了股权集中程度和公司价值负相关。Bahram(2008)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检验伊朗50家在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1--2003年数据,认为股权分散的公司业绩要更好。2.3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公司治理非线性相关关系Grossman和Hart8(1980)认为,当公司所有权被过度分散的时候,没有股东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管理者,因为他们由此取得的获益太小,不足以

7、补偿监督成本,因而公司的所有权应保持适度集中,大股东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解决股权分散公司里“搭便车”问题的办法。Mork,Shleifer和Vishny(1988)采用了1980年财富500强中的371家美国公司作为样本,从外部股权的角度考察了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大股东既有动力去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也有能力对管理层进行足够的监督,因而股权集中型公司相对于股权分散型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最终的结论是: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并非单纯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要视股权集中的变化区间而定。以托宾Q值衡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