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

ID:46223290

大小:99.7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1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_第1页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_第2页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_第3页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_第4页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区域工业化的类型分析和绩效评价木文的写作得到了任保平教授的热心指导,在理论回顾部分对任保平、洪银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学术月刊》,2004年4月)-文作了部分引用,在此表示感谢。文中不当Z处,责任笔者自负。(陕西,西安邵晓,710069)摘要:以后的对工业化程度的测度往往因为不同的标准而产牛出入较人的结果,研究其原因发现,各地区间的工业化走了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即地区间的工业化存在着质的差片。基于对这种工业化类型的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对工业化类型进行初步的分类的尝试,试图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化的表现并进一步的分析各

2、种工业化类型的绩效,对不同的丄业化类型作出优劣评价。关键词:工业化,工业化类型差界,工业化道路,绩效评价一、工业化理论和工业化区域差异相关理论的简要回顾1、国外发展经济学中对工业化的相关论述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但是工业化理论屮看描述的工业化过程和本质却不尽一致,各国所走的工业化道路也不相同。对于工业化的描述,主要的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等所强调的制造业屮的规模经济和生产率的增长;普雷比希和辛格所强调的实行工业化是用以弥补可以预料到的专门生产初级产品所造成的不利条件,以及与之

3、相联系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趋势。纳克斯强调工业部门和初级产品部门平衡发展的政策。也冇学者如瓦伊纳与弗莱明对主张实现工业化的理论进行了抨击,认为这与新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专业化分工理论相矛盾。由此而认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应当以外向型贸易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型制成詁出口,认为这种方案与新古典的理论相一致。西蒙库兹涅茨等人以一种更宽的视野来研究工业化的问题,他把工业增长描述成他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这个全面结构转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化不仅是对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变化屮的反应,述是获得现代技术的基本手段。2、国外发展经济学中对工业化道路的

4、相关论述20世纪40——60年代的早期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走资本积累、工业化、计划化的道路,因此在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必须通过计划与行政控制替代市场机制来推动工业化,认为:“发展从工业化开始,并且在工业化开始吋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普雷维什、纳克斯等人认为「'市场是不会引发工业起飞的”,亚历山大•格屮克龙在其论文屮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相对范围内存在市场失灵,在刚开始经济工业化的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工业化,甚至替代市场”。与此同时,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屮强调“唯工业

5、化”,这个时期的工业化的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片面的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或者是妨害了农业的发展,尽管在这个时期有很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如张培刚等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这种理论对于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下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种理论对于目前中国的部分省份的影响至今一直存在。在这个时期对于具体的工业化道路的论述冇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三种可利用的战略:一是出口更多的农产品,二是强调国内市场,三是出口制成品。在20世纪80年代,以钱纳里等人的著作《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为代表,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发

6、展屮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一些实证的分类和比较的分析,如钱纳里等人根据所研究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将其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工业化类型将工业化分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种。其中:内向型国家,实行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进口替代政策,在比较劣势突出的制造业中推行制成品的国产化;中间型国家,根据贸易平均模式,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属于中等水平;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国家,这类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外向型政策,并伴随着尤英是的资本流入。然后研究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内的经济结构的影响,并以人均收入为标准,对各种类型的工业化的实绩进行了比较。也有学者对将工业化战

7、略根据贸易政策分为进口替代、岀口导向等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学者对发展屮国家工业化经历的差异性进行了解释,认为是不同的贸易政策所导致的。为种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实质上与工业化类型的论述相差无几。与这些理论相对应的是:不同的国家,因为其资源禀赋的不同,和走了不同的工业化道路,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化类型。从以上所述的学者对工业化类型、工业化道路或工业化战略的划分屮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是从外贸政策的特点來划分工业化的类型。也冇学者讨论了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但没有从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对工业化类型进行具体的划分。3、国内学者对工业化

8、和区域工业化差异的相关论述的回顾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工业化地区差异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某一•种理论,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标准模式理论,来衡量区域工业化的程度。即釆用一系列的测度工业化程度的指标对各省区的工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加以排序。这一类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