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11183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中职与高职学生德育教育衔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与高职学生德育教育衔接研究摘耍: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日前,社会各界对于这一热点问题的探索,多侧重于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等,对于中、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衔接问题则探讨较少,本文就如何确定中、高职德育教育的衔接点,立足职业教育思想实际以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德育衔接制度保障机制及有效举措。关键词:中职高职徳育教育体系有效衔接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我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申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以通过
2、高考、成人高考、“3+2”等途径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如此,既能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圆广大中职生的大学之梦;同时缓解为前就业压力。1.当前职业教育屮德育教育不衔接的现实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崇尚“学科本位”思想尚存,导致鄙薄职业教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受中职业生源层次的改变,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学历”病问题口趋突出,导致人才的“高消费”,实质是人才的高浪费。这不符合“优化教育结构”,调整人才类型结构,尽快发展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定位于“双率”,即招生率和就业率。注重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把理论知识的评价
3、作为评价标准,把专业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却把育人的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被忽视,很难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1.1中高职教育比例严重失调通过现有的职业教育生源信息和学校数量对比,反映了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中职规模过大,高职规模偏小。在中职教育规模的过度膨胀同时,受中职生高考政策的瓶颈制约,导致职业教育内部比例严重失调,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中职教育自身质量下降。加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还存在着管理体系脱节,政策扶持不够,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以及考试制度衔接不好等问题。另外,在考试政策屮,每年
4、屮职毕业生的实习时间与高职招生考试的复习迎考时间相冲突,由于时间过于集中,许多中职学生都感到力不从心,部分优秀的中职生为了找工作而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想法。1.2中高职专业和课程不一致冃前,中高职院校间因专业设置各不相同从而影响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成为阻碍屮高职德育衔接的因素之一。屮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都以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强调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但由于在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中职隶属于职业与成人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隶属于高教管理部门,两个部门缺乏沟通和协调。学校德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
5、、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來实现。在中职,学生以班级为固定单位开展各门学科教学、各种班队活动和德育活动。而在高职,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建立,学牛的流动性增加了,班级的概念在人学生心中越来越淡化,班级的形式和作用相对减弱。这使得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固定、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中职相比,高职的管理模式显得较宽松。这种转变极大的管理方法使得许多大学新生不能立即适应,德育教育的连贯性大受影响。1.3德育教育工作者衔接意识欠缺长期以来,徳育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对本学段徳育工作的研究,忽视徳育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少甚至没有去了解和挖掘相邻学段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这具休表现为:高职院校不了解中职的德
6、育教育内容和规律,很少关注中职德育研究取得的优秀德育成果;中职德育工作者也极少了解高职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大学德育的成功做法,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孤立的徳育观,造成德育工作者对彼此的工作只知差异而不懂联系,使得中高职徳育教学Z间难寻实现有效衔接的切合点。2构建中高德育教育衔接的主要方法2.1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屮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在整个学习的过程要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开展各项活动,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7、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耍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2・2根据实际需要课程衔接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特点的职业教育层次,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制泄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乂适合学生成才成才的道徳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教材内容要贴进学生生活,教学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不强调理论系统化而注重实际行为的养成和操作,理论要通俗浅显,要和生活实际衔接。同时学校必须在机制上搭建中高职德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提倡和冇效推动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