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

ID:46205780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皖痛530例临床分析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脫痛530例临床分析胃胶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胃痛又称胃胶痛,是以胃皖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现将530例以胃胶痛为主症的患者(包括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作初步探讨,并将有关证治、认识、心得。给予指导。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530例屮,男340例,女190例,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年龄16〜80岁不等,16〜20岁3例,20〜30岁45例,30〜40岁150例,40〜50岁183例,50〜60岁110例,60〜70岁30例,70-80岁9例,30〜60岁居多者,共占80%。

2、病程1个月余〜40多年,都有慢性反复发作。证候分类:主证:肝胃不和证,胃皖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胁肋,得暖气或矢气则舒,遇抑郁、恼怒则复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脾胃气虚证,胃脫隐痛绵绵,空腹痛者,得食痛减,食则易饱,喜温喜按,劳累受凉后易作或加重,体倦乏力,大便易酒,舌质偏淡,脉细弱。胃阴不足证,胃腕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食少、消瘦无力、大便干结、舌光红少津,或有裂纹,或见剥苔,脉细数。兼症: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多见于主症之中,或见于疾病的某一阶段。除血瘀症之外,很少独立地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中。故本文

3、不确定独立证型,所以在治疗上将其作兼证处理。治疗方药:主症的治疗以自拟方药为基础并随兼症的不全而适当的加减。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主要用药:制香附10g,炒枳壳10g,佛手片10g,老苏梗10g,杭白芍15g,广桔皮6g,炙内金8g,生甘草4g。肝郁症状明显者,酌情醋柴胡、广郁金,胶痛较著者,酌加延胡索,胃气上逆暧气泛恶者,酌加姜半夏、刀豆壳。脾胃气虚证:治以益气健脾,和胃止痛。主要用药:炙黄茯15g,太子参(党)12g,炒白术8g,怀山药20g,云茯苓20g,广木香6g,炙廿草4g。有腹部坠胀、小便频而

4、色清,便后脱肛,或体形消瘦,内脏下垂等脾气下陷Z证者酌加升麻、柴胡、荷叶。时有吐酸者加乌贼骨锻瓦楞。胃阴不足证:治以滋阴养胃,利气止痛。主要用药:北沙参15g,麦门冬12g,杭口芍15g全西归10g,绿萼梅6g,木蝴蝶6g,口及片10g,牛:甘草5g。阴虚较著者,酌加川石斛、大地*、胃酸缺乏者,酌加乌梅、生山楂;胃痛明显者,加川子、青木香或广木香。兼证治疗:以主症为主。如寒凝,外寒选用苏叶(梗)、生姜等,内寒所致,干姜、桂肉,内外俱寒两者配合用药。热郁滞久而化热者,酌选丹、青皮、大贝等或用左全丸,胃中郁热选用黄苓、黄连

5、、山楂等。湿阻选用炒苍术、厚朴、法半夏,湿阻所致选加霍香、佩兰。饮停合用苓桂术甘汤,加大茯苓剂量(30g)。血瘀三棱,延胡索、广郁金、桃仁等,合用失笑散,便黑加三七、白及粉。食滞选用六曲、山楂、实内金等。结果痊愈:证候全部消失,0.5〜1年内不复发,主要理化检基本恢复正常或好转,证候和体征恢复如常人;530例中,痊愈29例(5.1%)。显效:主要证候消除,半年或1年内未复发,相应理化检查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530例显效213例(40.2%)o好转:主要证候基本消除,0.5〜1年内虽有复发,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吋间缩短

6、;相应理化检查改变不大。530例好转265例(50%)。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相应理化检查无改变,530例中23例(4.3%)。总有效率为95.3%o讨论关于胃胶痛的辨证分型,个人是遵照中华全国医学会《内科学会胃皖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观察认识和心得。据个人临床观察,胃皖痛主要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是以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和胃阴不足为代表性,所以在诊治病员的过程中,按其主要的,基本的病情变化确定胃皖痛的原则。而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等作兼证处理。胃病治肝,理气防燥,肝胃不和证,主要是肝木失于疏泄,气郁不达,

7、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所以在治疗中以疏肝理气为法。而理气药物乂大多味辛偏燥,如果应用不当,更易助长火热之势。切记疏肝莫忘和胃。选方用药上忌刚用柔。健脾、中和。胃病H久,中气受损,建立失职,脾在运不在补,所以治疗中掌握好补脾与运脾的关系,益气与理气并重,补中寓通以防呆滞胃气,反碍脾运,过寒之药固属禁忌,过热之品也不宜。吴鞠通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所以调理中焦脾胃病证,当以“中和”为贵。使气健旺,转运自如,升降得宜,阴阳协和。因而本人在治疗脾胃气虚证中,用药总以甘平为主,加佐辛温,着重于益气建中,调脾和胃,理

8、气止痛,扶助纳运。用药立足于甘平微温,补中兼通,主要用黄罠健脾益气,升发脾阳,太子参清补以助黄罠建立屮气,用木香行气止痛。甘酸濡润,养中寓通,本人认为胃阴是指胃中的津液,是具有腐熟水谷作用的液体物质。胃的功能活动;受纳、熟腐。必须有胃阴的作用的濡润。胃阴充足则思食。导致胃阴不足既外感也有内伤等,由于津液亏乏,胃腑失却濡养,以致受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