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75724
大小:7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美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美的课堂“和谐”就是美,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特征。从字面上看,“和谐”就是融洽、调和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就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的追求。19世纪徳国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首创的“和谐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认识到和谐之于学校、班级、课堂的重要性。和谐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课堂是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学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
2、因素。“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和谐课堂就是美的课堂,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资源(教师和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构建美的课堂呢?一、明确角色定位,注重教师内心的和谐。《教育学》是这样对教师进行角色定位的,“作为教师,他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父母的化身,也是课堂纪律的管理员,是传递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准则的榜样,是学生的朋友知己,是处理教育情境中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不同的角色定位
3、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角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和谐课堂的建立。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角色意识,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学习型教师。“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对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阅历,应该与时俱进、学为人先,应该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所以,每个
4、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体知识、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实践知识、条件性知识,掌握成功教学的金钥匙,同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以期在学生中维护自己在知识、品德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做顺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2、用“爱”的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Z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LI常生活中,爱是一种被肯定、被关注、被重视、被接纳的感觉,爱使人感到温暖、快乐,爱催人振奋和上进。教师爱学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爱育爱。以
5、自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社会的爱、对学校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教师必须做到宽厚仁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孩了,对好学生当然要爱,对调皮、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多一些关爱、理解,做到“润物细无声”,决不能听之任之。教师爱学生,就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长是呈曲线上升的,“是孩子就会犯错”,不要惧怕孩子犯错,关键是在他犯错后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他从犯错的地方重新站立起来,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慈祥的母爱,也是一种严厉的父爱,更是一种纯真的友爱。
6、用我们的爱去包围学生、感染学生、融化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途径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爱的机会,例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送去水果,为老人梳头、打扫屋子。为父母泡上一杯茶,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为灾区捐款。给班上生活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随手拣起校园里的一片纸屑……教育学生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一切。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丰进行爱的教育。例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当你读到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时,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那位
7、台湾同胞,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T“爱”的力量,情感得到了升华。另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眼神、行动将自己的爱表达出来。助学生成功,维护学生心灵的和谐。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个体,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塑造他。那么,怎样维护学生心灵的和谐呢?1、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人向成功迈进的驱动力,它可以调动人的潜能,让人保持最佳的状态,学生要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评价、接纳口我。“我能行!”“我真棒
8、!”“我将是成功者”,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活力和自信,让学生信心满怀。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某种特长潜能,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让学生明口自己并不是事事不如人,从而增强自信心。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双差生,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他很反感,认为他无可救药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位学生劳动很卖力,于是,我就把班上搬运饮用水的工作交给他做,他做得很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