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0462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4
《教育论文浅谈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课堂教学应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实现教学目标的立体性,教学氛围的和谐性,教学策略的差异性和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新一轮的课改,就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去,本人认为应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思想,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素质化。 一、教学目标的立体性——多元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预期效果,它对课堂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是指根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这些认知领域的内容,还应包括
3、“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等情感方面的内容,即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全面完成新课标所规定任务的基础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一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创造等不同层面的要求;二是指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优等生达标后对他们施行横向拓宽的训练,着力培养能力,发挥特长,挖掘潜力;中等生要求达标,并鼓励向高层迈
4、进;后进生则要求他们基本达标,在难度、速度上降低要求,允许他们二次、三次直到完全达标,即“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分层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他们都能对获得成功充满信心,尤其是后进生,他们一旦达到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愉悦,心理得到满足,增强学习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当然,教学目标的分层,并不是要一味地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而是承认差异,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帮助,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使“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学目标的立体性就是使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价
5、值观念、伦理道德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学氛围的和谐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体现在教与学的和谐性上。 传统教学是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然后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地解决一些问题。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培养主体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产生内驱力,提高自控、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主体性体现在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给予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环境的创设上。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乐学。要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就
7、要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质疑问难,采用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同时,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真正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才能得到优化,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才能有机结合。 三、教学策略的差异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无视个别差异还是适应个别差异,这是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面向全体
8、学生并不意味着要求所有学生都同步发展。我们要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能够达到新生课标的基本要求,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应正视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两难境地,只要我们承认差异,合理运用分层递进和小组合作教学,差异也会变成一种资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