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71820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摘要: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培养模式入手,把培养人才模式融入教学过程,推进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加快实用性人才培养。本文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临床工作需求。关键词:高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主要基地,推进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探索切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作者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研究与实践尝试。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实用性护
2、理人才,课程改革是基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会促进教学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培养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精选与护理专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的内容,删除与护理专业培养模式无关的部分,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体现高职护理专业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够用实效”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教学内容构建。注重模块教学的内容比重,使学生能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能操作能力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髙,立足实践技能操作训练,适应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要求,减少理论教学内容,多做实际操作做到简明、实用、易懂、使学生便于操作。与此同时,我们组织教师教学内容重新
3、组合,自编讲义、教案和空间教学课件。讲义编写以护理专业临床护理程序为基础理论框架,引导学生创新整体护理的思维能力和实用性能力的培养。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从基础课开始就融入技能训练内容。构成实践一-课堂-一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从课堂融于实践技能,改变过去基础课一专业课一实习老三段的做法,以此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形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格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上,运用CAI课件、空间教学软件、仿真实验模拟教具等教学手段,构建程序式教学环节。强化技能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熟练化,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专业人才为目标
4、,夯实动手、动脑思维能力。在实践技能教学方9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训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多功能、开放式的技能教学手段。我院还新建多个护理实训室,购置和补充一批具有国内先进的教学仪器和病床仿真护理模型,开展多种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人文素养及关怀病人的情感培养,营造人性化的高尚品德,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建立实践教学的运行体系建立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培养实用性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课堂、实验室、实践基地互动的教学运行体系,提升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的不断完善。(一)注重建设重点课程实
5、训室本院重点建设实训室为基础护理、急救实验室,仿真临床医院病床设置护理病床,集护理、急救于一体。设备设施与临床医院相类似,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会护理、急救病人的程序,为学生掌握先进有效地急救技术,创造了机遇与条件。本院还建立了一批国家级数码显微互动、内科、外科、手术室、康复医学等44个实验室。把基础课、专业课、临床课实训室融于一体,有效地保证了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了相关实验室安装、调试过程,学生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创新设计、开发,提供了操作练习平台。(二)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导的带教队伍带教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是实现实践
6、教学的关键,发挥和调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建立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的主要因素。教授、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本院注重发挥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待遇上给予倾斜。引导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上,让学生了解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三)建立开放式实训场所要巩固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还必须勤学苦练,因为教学课时是有限的,而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练习是无限的。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学生人数多,操作机会
7、少,学生掌握的技能达不到熟练程度,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开放式实训场所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弥补没有掌握的教学操作内容,使学生锻炼成熟练的实践技能。因此,开放式实训场所是作为正常教学时间的补充,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参考文献:[1]朱成华,科研有效融入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6)[2]温亚丽,"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