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3002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和实践 摘要:当前纺织类高职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高职纺织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进,“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对于实行“1.5+0.5+0.5+0.5”的人才培养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关键词:人才培养三明治式学工交替职业教育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我校特色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意识培养等一系列人才
2、培养模式改革工作。1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与方向近几年来,我国高等业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与本科大体相当,已经成为“半壁江山”;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目前世界流行的三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8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在北欧流行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标志是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二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CBE(CompepencyBased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
3、体系”。三是MES人才培养模式。MES是英文ModulesofEmployableSkill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70年代初研究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纺织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几年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值得我们借鉴。但总观这些改革,总体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合作仅限于实训、实习阶段,没有融入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之中。为此,结合江西纺织工业发展的实际,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
4、育的基本特点,拟对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三年学制实行“1.5+0.5+0.5+0.5”“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2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82.1构建“三明治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前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2.5+0.5”模式是原先在执行的,我们和企业都感觉半年(即0.5)的企业实习实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还不够充分,而实行“1.5+0.5+0.5+0.5”“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想模式。在学时安排
5、上进行学工交替,具体是:第一个1.5,即第一至第三学期,校内安排职业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个0.5,即第四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安排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个0.5,即第五学期,安排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穿插在其中进行;第四个0.5,即第六学期,安排企业生产实习、岗位综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通过校内校外教学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将由基本生产岗位→技能工作岗位→综合工作岗位逐渐递进,不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企业进行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
6、、熟悉和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强化实践过程,并选取适宜的课题来做毕业设计。同时要学习企业文化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8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学院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如何培养出符合纺织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2.2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将重要体现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
7、、能力模块与综合素质等,同时加重这些项目的课时。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交替融合,《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等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以《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教改。2.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8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