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

ID:46160667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056-01【摘要】目的:本文根据临床观察对缓解期哮证患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的中医药治疗,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缓解期哮证方面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8月10H-2010年5月12日收治的35例哮证患者客观的临床表现,总结分析对缓解期哮证患者辨证论治采用固本止喘丸、阳和平喘颗粒、金泰冲剂、平喘合剂等的临床效果和医护方案。结果:通过对35例确诊的缓解期哮证患者治疗方式的记录和研究总结

2、,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期间均效果明显,结果符合研究目的。结论: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在临床治疗上效果明显,可以避免西药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关键词】中医药缓解期哮证临床观察1引言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咳、喘、痰鸣、胸闷等。西医认为哮喘首先是一种呼吸道的炎症性病变,其次论及它的气道高反应性,即过敏。炎症与过敏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病症发作时,气道的通气障碍直接引发咳嗽、痰鸣、气喘、胸憋、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中医认为哮病发生的原因是“体质+宿根+诱因”。体质指得是正气

3、。临床上发生哮病的体质多见两种类型:一种是阳(气虚型,即白面书生;另一种是外强中干型,表面上很壮实,实际上体质较差。如果我们的治疗想耍终止其发作,使哮喘得以痊愈,不改变体质是不可能的。“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要做到这点很难,但必须存有这种理念。诱因,有体内的,也有体外的。“风为百病之长,寒乃六淫之首”,在外邪之中,风邪和寒邪是特别需要重视的两个病邪。宿根,不同医家对宿根有不同的认识,说的最多的是痰饮。《丹溪心法》最早以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专主于痰”。叶天士认为:“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洪广祥提出哮病反复发作的宿

4、根是痰瘀交阻。也有提出风邪、湿邪、寒邪和肾虚为宿根的。对于此类患者,西医的治疗方法多为抗炎、解痉、平喘。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吸入疗法,会导致耐药、及激素的副作用产我们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根据辨证论治的治疗理念,对各类缓解期哮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西医药的副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汇报如下。2资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年8月10R-2010年5月12H收治的35例哮证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18:1,年龄15-70岁,60岁以上患者16例。14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

5、病等基础疾病。2.2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冃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最大呼气流量(PEF)R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5•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

6、急、胸闷和咳嗽。3结果临床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o3.1疗效判定标准:喘息轻度(+):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中度(++):喘息介于轻重度Z间。重度(+++):喘息明显,呈持续性,不能平卧,影响活动及睡眠。2.2哮鸣咅少(+):偶闻或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中(++):散在。重(+++):满布O3・3近期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或不足轻度。无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4结论哮病的治疗目的是减少、终止发作,提高生存质量。要想根治很难,但积极的治疗是很有意义的。哮病的辨证,首

7、辨内、夕卜。内伤肯定是存在的,重要的是辨有无外感。辨出外感了,再分清何者为主,何者为次。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当以“发吋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发吋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乂当祛风涤痰;反复13久,正虚邪实者,乂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了扶正救脱。平吋应扶正治木,阳虚者应了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我院在对于缓解期哮证,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了

8、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并且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参考文献[1]金路,王志英.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5,(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