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

ID:46154556

大小:8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1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_第1页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_第2页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_第3页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_第4页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關於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動態與發展方向的探討摘要:“公司治理熱”在我已經持續瞭十年有餘。公司治理從最初的概念探討和理念爭議,到現今已經發展成為解釋中國經濟現象的系統學科。盡管在研究主線、研究方法等基本層面依然處於向西方學習的狀態,但在研究對象和研究熱點方面已經獨具特點。更值得關註的是,依托我國公司制企業的現實復雜性,實現基本理論層面的某種突破也具備一定可能性,雙重代理成本治理的研究就是探索方向之一關鍵詞:公司治理;公司績效;企業價值;解釋變量的內生性;雙重代理成本作者簡介:楊松武(1976-),男,河北黃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2、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司治理研究分類號:F2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096(2008)01-0097-04收稿日期:2007-10-21公司治理作為經濟學的一個新興分支學科,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興起於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傢,於90年代初傳入我國,迄今為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學、金融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受到企業界、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註。公司治理在我國的興起並非偶然,以下因素發揮瞭重要作用:(1)經濟全球化為公司治理興起提供瞭必要的外部條件。經濟全球化帶來市場競爭的國際化。一個國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首先

3、需要塑造高質量的微觀經濟主體,而公司治理水平恰恰是決定企業、公司等主要微觀經濟主體競爭力的核心要素;(2)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為公司治理的興起提供瞭需求動力。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推進以及股票市場的創建和發展,股份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企業的主要形式。然而,這些企業大多脫胎於計劃體制,在運作中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産權不明、治理失效等諸多問題。為此,學習和引入公司治理理論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在需要;(3)供給因素的作用。現代經濟學、尤其是公司治理理論的“東漸”,客觀上為我公司治理實踐提供瞭理論支持;同時,歐美國傢以

4、及重要國際組織相繼頒佈公司治理準則,也為我國公司治理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公司治理研究得到瞭迅速發展。關於公司治理的廣義和狹義概念,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股東主權論”、“人力資本主權論”、“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論”的爭論已經基本平息;至於公司治理路徑選擇,也不再局限於“以歐美為師還是以日德為師”,而是更加關註如何從我國的適應性出發進行制度創新。本文無意對國內公司治理研究的過去進行系統考察,而是重點探討該領域研究所呈現出的新動向和新特點,主要涵蓋與西方研究保持一致性的研究主線與方法,也包含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

5、對象和熱點,同時嘗試對基本理論創新的發展方向作出預測一、公司治理與績效(或企業價值)的關系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與主線公司治理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公司治理環境、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能夠降低公司運行中的代理成本,相應地提高公司績效和企業價值。鑒於此,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或企業價值)間的因果關系無可爭議地成為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問題。根據國內最新成果的研究思路,可以把相關研究分為兩大類(一)綜合考察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績效(或企業價值)的影響動態地看,公司治理主要通過治理機制來發揮作用。治理機制包括多種形式,如董事會、資本結構、所有權結構

6、、經理補償計劃、控制權市場、産品市場競爭、政治法律制度等,既可以分為內部和外部治理機制,也可以分為激勵和約束機制。無論采用何種標準進行分類,其研究思路是一致的,即通過設置公司治理變量對治理機制的數量特征進行描述或反映,最終落腳到治理變量與公司績效(常用總資產利潤率、淨資產利潤率等財務指標來衡量)或企業價值(常用托賓Q值、企業總資產的市值與面值比等衡量)的因果關系上為瞭綜合考察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人員偏好於使用綜合指數來整合各類公司治理機制。白重恩等(2005)基於代理理論和“隧道行為”理論,全面總結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

7、,構造出8個相應治理變量。在此基礎上,他們完成瞭兩項重要工作:第一,使用托賓Q值、企業總資產的市值與面值比作為被解釋變量,通過OLS方法回歸出不同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價值之間的密切數量關系。第二,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編制反映上市公司洽理水平的G指標,通過相關與回歸分析得到公司治理水平與公司價值之間正相關關系的結論。胡一帆等(2005)以公司績效為因變量,分別考察競爭要素、產權要素和公司治理要素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確定瞭公司治理要素與績效間的因果關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聯合回歸,發現產權與治理要素與公司績效關系依然顯著。李維安、張國萍(2

8、005)、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評價課題組(2006)構造並使用經理層治理評價指數對公司績效進行定量研究,發現高的治理評價指數或良好的經理層治理水平能夠對公司績效産生顯著正面影響。李漢軍、張俊喜(2006)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將董事會的獨立性和有效性、股權結構、經理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