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51035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非专业能力对建筑类专业就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学生就业能力论文就业能力提升论文-非专业能力对建筑类专业就业的影响近年來,中国高校毕业牛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牛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加上2009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使得涌入就业市场的人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T力人。根据广州H报11月最新报道,广东省2010应届毕业牛估计有40万人,加上外省毕业生和往届生30万人有近70万人求职。通过以上数据和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岀2010年就业遇到了很大挑战,但实
2、际上高职层次的很多专业却遇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们学院的建筑类相关专业就业惜况就非常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人的反差呢?笔者以我院建筑类专业为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出两个层而的原因:专业层而和非专业层面。一、专业层面(一)专业本身定位准确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对学生就业有着很人影响,高职建筑类专业一般定位于施工,木科建筑类专业通常定位于设计岗位。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对于设计类人员需求较少,而对于施工类人员需求非常大。(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处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卜;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H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Z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3、。我们学院建筑类专业实行£+1”人才培养模式。”2+1”即2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最后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在企业学习到实际工作经验、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而口金业在学牛1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也完成了对学生的考察,使企业和学生能双向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通过对我系20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可以发现,”2+1”顶岗实习的学生有人约40%留在了实习单位就业。(三)专业声誉良好通过这几年学牛就业机会的统计发现,学牛就业渠道有三个:企业來校招聘、口己联系工作、父母朋友介绍等,其中企业
4、來校招聘占了70%。企业为什么要來学校招聘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呢?原因有以下儿个方而:仁”名牌”效应: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金业创造财富和价值,使得我院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成为”名牌”。2、历史的沉淀:30年的办学历史,往届毕业牛都已任职于领导的岗位,母校的情结使他们更愿意招聘我们专业的毕业生。3、办学特色:近儿年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果。二、非专业层而以上三种都是从专业层面来分析就业原因,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专业本身是学生自身无法改变的,专业在社会的需求程度也是动态的,那学牛如何从非专业方面做好就业准备或者提高口己的就业能力,笔者根据口己10年班主任
5、的经验、3年学生管理经验及对建筑行业认识总结出口己的一些看法,认为非专业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就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非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性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演讲知识、写作知识等多方面,这些知识既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盂要,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非专业能力是指吃苦耐劳精神、表达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口学能力、写作能力、I才I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为此,2009年3月份,我们对50家(国企5家,占10%;民营企业45家,占90%)进行调研,调研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调查,对于专业能力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摘选一部分,见表1):非专业能力
6、数据显示:吃苦耐劳(100%)农达沟通能力(70%)实践动手能力(60%)应变能力(60%)组织能力(50%)独立工作能力(50%)团结协作能力(30%)自学能力(30%)写作能力(20%)英语能力(10%)由以上的调查分析可见,金业对于学牛非专业能力非常关注,也成为企业招聘人才的重要依据,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结合我们学院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专业文化在学生活动屮,始终贯彻”积极、团结、开拓、创新“的学生活动理念,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学牛活动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学院文化。如已连续开展了二届学校科技文化节,第三届科技文化节
7、止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备,科技文化节为学生提供了-•个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同时也极人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建筑类专业文化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使这种专业文化得到传承,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教学活动小贯穿职业素质的培养。近年來,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学牛的专业学习、专业实训、职业岗位能力训练(校外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