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

ID:46132711

大小:341.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1-21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_第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_第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_第3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_第4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简约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史

2、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

3、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简介时代背景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

4、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多少个故事?以()为主,以()为宾,突出()的性格1—2节:廉蔺简介3—13节:完璧归赵。14—16节:渑池相会。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自读第1—2段。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凭借。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为二人矛盾伏笔。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3—5段)1.自读3—5段。2.讲解第3段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壁”,愿,很希望,不同于现在的“愿意”。②“徒见欺”,见,被、受,被动句式。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

5、者,未得。”意思是:主意没有拿定,(想)寻求一个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定语后置句。④关于和氏壁的来历(请见《韩非子·和氏》)⑤这一段是故事的开端,秦王要“以城易壁”,赵王左右为难,为蔺相如出场作铺垫。第4-5段①“窃计欲亡走燕”、“窃以为其人勇士”。窃,用在对话或书信中表示谦恭之词,意思是“我私下”。“亡”、“走”同义词,都作“逃”讲。②臣请完壁归赵请,意思有二:一是敬辞,表示请您(做某事)二是谦词,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这里作第二种解释。(按1

6、989年高考题第12题考了“请”字的两种不同用法,请予注意。下文还有“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壁有暇,请指示王”,这两句的“请”的用法,请注意区分。)第4-5段③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是被动句,被赵王宠幸。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是使动用法。⑤“王必无人”课文注释为“一定,实在”。蔺相如为何会赢得赵王的信任?一是由于缪贤推荐,补写出了蔺相如的过人才情;二是在朝廷应对时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正确主张,自愿承担出使重任。小结:这一层写蔺相如奉壁使秦。用对话表现相如

7、的过人的分析能力和决断能力。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1、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2、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3、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4、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

8、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5、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6、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7、概括:“完璧归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