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20492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中职语文活力课堂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语文活力课堂的创设《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圣华在访《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主编的长篇报道中,论述了理想课堂的种种特征,在之后的小结中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里,我们又该如何构建如此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依据十四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引入''气场说”理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大的气场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吸引力之所在,是他身上无与伦比的光环。
2、”作为'‘为人师、为人范”的教师如果具备了气场的吸引力和魔力的话,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老师的魅力何其之大呀!一个有气场的老师,不必言语,往讲台上一站,无论其言谈举止、风度气质还是思想精神,都是学生的标杆,都随时随地吸引着学生,感化着学生,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学实践案例:记得有一次,我刚做了头发,去上课。知道同学们会给我好好评点一番,所以特地早去了一会。刚走进教室,就听见“哇哇……”声一片。“老师的头发很漂亮啊,好好看哟”有的同学故意拿腔捏调,露出港台味。还有的打听多少钱,在哪做的?我故意微笑不答,等同学们说够了,闹够了。我才开口:“新
3、的学期已经开始了,老师以身作则,一切从“头”开始,从新出发,让我们在新学期里展现我们新的姿态和风采,同学们能做到吗?”同学们齐声一致,很响亮地“能”。二、重塑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学记》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科学理念。试想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课堂活力的产生呢?因此,创设语文活力课堂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师生之间真正有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要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它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中职
4、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活力,呈现春暖花开的景象。语文教学实践案例: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原中学老师眼里的差生,他们中很少享有平等、尊重的待遇,他们“享受”更多的是老师和同学的鄙夷、不屑。所以,他们在初次面对老师的微笑时所表现出来的迷惘和困惑让我很心痛。因此,只要与学生在一起,我就会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理解。用鼓励和微笑对待他们。尤其是在他们取得了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时,我都会给他们“夸大”,送上我真诚的祝贺。让他们意识到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让老师引以为傲的。师生关系融洽了,和谐了,语文教学工作也就随之
5、流畅地进行下去。三、结合中职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目前,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还在于,语文教师任教于不同的专业,一个教案不可能对各个专业都适合。所以,要保证语文教学顺利有效的开展,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实践案例:针对职校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均较偏低的特点,我特别注意在课堂语文教学中,从双基训练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鸯远,拔苗助长,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教学效果。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融合、提高,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不拘一格的第二课
6、堂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手抄报比赛、征文活动、辩论赛等,让学生积极参加,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中,我都会把其中的两篇课内自读课文拿出来,开展“我来做老师”活动,由学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来做老师,组织一节课的语文授课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活动开展的相当成功,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现在,现代教育技术正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以迅猛的速度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各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来
7、。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职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对学习缺乏耐心,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效弥补了课堂的不足。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适当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拓展了学习空间。语文教学实践案例: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之作。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意境,在课的开始,我给学生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悠远深情的歌声,浓浓的思乡情绪打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为更好把握文章的主题开了一个好头。并且为更多地体味中国文学中的思乡主题,我在课件中充分展示了思乡的古代和现代诗歌,并
8、引导同学一块背诵,比如李白《静夜思》、贺知章《回乡偶书》、孟郊《游子吟》、王维《杂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余光中《乡愁》等等。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思乡主题,也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坚信每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