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91427
大小:55.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摘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木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职业索养。【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其输送了大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过硬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部分高职院校过多注重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
2、的需求。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人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有接近七成的权重是放在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上。”可以看出,现在的用人单位担心毕业生职业索养不良会使他们应対变化发展的工作无所适从,而不是担心他们的专业技术。因此,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职培养学生的重耍内容,也彰显了高职教育自身特色。如何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切实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
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为了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以及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养成融入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近几年就业的高职生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对企事业走访我们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总体职业素养低于企业的要求,表现为思维能力理解与学习能力不高;社交能力存在较大欠缺;在丁作中缺乏敬业精神,更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能自律、踏实认真工作、善于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不回避自己的错误、诚实守信。他
4、们普遍认为较高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就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其次才是专业技能和实习经验。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培养的现实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首先看教育结果方面的差距。学生从学校走向职场,往往面临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一是学生在校教育阶段对行业企业文化、企业英雄、企业发展史知之甚少;二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方面都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忽视对学生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三是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口益完善,但文化软实力不足,企业关
5、注的员工工作认知、责任承担、团队协作、努力上进、革新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景。其次看教育过程的差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长期以来校企合作Z路「分艰难,资源共亨、利益共赢仍然是理想多于现实。其中一个原因是,校企合作不仅要搭设校企间知识技能的桥梁,更要搭建文化融合的桥梁,这也是校企合作的难点和关键点所在。最后看与世界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培养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还
6、存在距离。我们大部分专业课程屮企业文化要素缺位,师资队伍建设屮企业文化素养整体薄弱,这可能是造成我国职教落后丁•国际水平的最大短板。不可否认,通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我们在课程改革、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融入课程方面鲜有尝试。三、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1)密切联系,加强高职院校与相应行业、企业的文化交融。教育部卢昕副部长要求,职业教育要努力做到“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行业
7、、企业作用,将产业、企业文化精髓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锻炼和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多方参与,加强信息交流与反馈,校企共同制定职业素养的培养分类、分层标准框架与体系,使职业素质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市场需求相吻合。(2)分学年明确职业索养和能力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根据高职三年学制,大一一我来大学做什么。培养学牛设定目标规划,学业导师指导帮助每-位学生制定专业学习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开展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人二一我离目标有多
8、远。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顶岗实习、实训实践等,迎接职业挑战;大三一杨帆?启航。培养学生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和岗位竞争力,対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和岗位竞争力,使之更好地胜任就业岗位。(1)构建与职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专业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