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丹红治疗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丹红治疗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心绞痛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釆収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对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4d后观察其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心肌酶的检查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等,并做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通过治疗分析,治疗组的总冇效率为9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疗效进行处理显示其有显著的差异(P<0.05)
2、。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心绞痛疾病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丹红;心绞痛;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条件的心绞痛患者16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1]。其中,治疗组:心绞痛患者80例,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62.1岁,病程均在1〜15年。对照组:心绞痛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2.7岁,病程均在1〜15年。两组所有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①患者入院后均
3、要求卧床休息,并对其进行24h的心电图检测以及吸氧;②対于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5〜10mg吗啡,硝酸甘油5mg临时舌下含服,并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明确突发心肌梗死者剔除入组;③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d;④辛伐他汀口服20mg,每晚口服1次;⑤硝酸甘油5mg和0.9%的氯化钠49ml,进行静脉泵入,速度为5ug/min,1次/d,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进行的治疗基础Z上,对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15ml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1・3评价标准参照1999
4、年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3]。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变化的情况等。分为:①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胸闷痛的症状消失或者己经出现明显的减轻,可以不用硝酸酯类的药物,并伴随着症状的消失或明显的减轻,心电图正常或出现明显的改善);②有效(胸闷痛的症状减轻,发作的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上,对患者使用的硝酸酯类药物量减少50%以上,并且伴随着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改善)③无效(胸闷痛症状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并未发生改变,对患者使用的硝酸酯类药物的用量未出现减少,并
5、且症状以及心电图未发生改善。)1.4统计学处理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所观察的数据进行结果的统计学比较,进行x2检验,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处理。处理结果以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说明二者有显著的差异。2结果按照《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疾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25%,经过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冇可比性[4]。3讨论丹红注射液是
6、从中药红花和丹参中提取的药用成分按照严格的科学配方所制成的一种复方制剂[5]。其中,中药红花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络等药用功效,而丹参则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二者是中医上用于治疗胸痹的经常用药。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的改善心肌的缺血情况,并能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丁〃胸痹〃和〃心痛〃的范畴,近年来,临床上心绞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病在心,但与脾脏、肝脏和肾脏三者均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老年人的肾气已虚,鼓动血脉运行的力量不足,易引起血行迟缓,久之则聚而成瘀,心绞痛的发生基础和前提则是如此。因此,在临床上心绞痛在发作期时利用活
7、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时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时的药物机制为:①具有活血化瘀,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微循环血流以及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量和心肌的血液供应量等功效,从而使心肌的缺氧缺血反应得以缓解;②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进行表达,并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促进新血管的形成;③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能促进建立侧支循环,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使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得以改善;④能够降低血清血脂的含量,防止脂质在动脉管壁以及细胞内的沉积,防止形成血栓和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参考文献:[1]陈豫贤
8、•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25.⑵任行平•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屮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68.[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