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

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

ID:46052507

大小:54.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_第1页
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_第2页
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借力“登门槛效应”实施“少教多学”策暁教师因对学怵I生这一特殊群体欠缺循序渐进的“登门槛”考量而导致在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耍求时,“少教少要求”的教师不仅不能激发学困生主动“多学”,甚至还有会遭遇学困生“少学”“不学”的尴尬。有鉴于此,本行动研究着重对学困生未能在预期的作业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的“诸多借口”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岀“借力'登门槛效应'的策略”,以期在学怵I牛屮真正实现“少教多学”。一、计划简述在“少教多学”一盘棋的全局背景下,朝学生“由不学到少学再到多学”的目标有步骤有梯度地提出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又前后关联的要求,并使这些要求如登门槛时一样呈现一

2、定的台阶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跨过门槛,最后登顶。二、前期准备第一,根据学困生的学情分类,做到因材施“求”一一根据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并将每一次具体的要求罗列出来,检查它们的设置是否体现层级性和系统性一一如果(前后)两者的关系是程度上的强弱关系,其差别只是强弱之别,没有性质之分。那么,就会产生登门槛效应。如果所提问题不一样,也就是二个要求有质的差异,那么,这种进门槛效应就微乎其微了,甚至根本不可能发生。第二,反馈力求及时。每次学生接受新要求并按要求完成“任务”后,笔者都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以客观表扬为主,不足之处以鼓励为辅,强化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三,提高点拨的含金量。少教不等

3、于不教,少教意味着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笔者点拨的“含金量”必须要更高些,才有可能实现“老师少教学困生又能多学”。也只有笔者心中清楚哪几步棋是关键,“登门槛效应”发挥作用的时候才能及时地又不动声色地给学生以有效地点拨。三、分步实施借力登门槛效应,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的状态”并逐步养成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的良好习惯,慢慢促使他们从“不学”到“少学”再到“多学”转变。1.量身打造“门槛”图每类学困牛的具体情况不同,要依类制订“门槛”图。2.分阶段实施对第一类学困生、笫二类学困生和笫三类学困生下文分别简称为1类、2类、3类,“登门槛效应”

4、运用如下。第一阶段(大概一个月):対1类,笔者先提供给两三篇资料给他看并要求他选•篇他觉得最好的。对2类,笔者首先允许他在读懂素材的基础上,认真地抄写一遍。对3类,笔者鼓励他用一个词,哪怕一个“好”或者一个“赞”!只要读后有感觉就行。第二阶段(大概一个月):对1类,笔者提供给两三篇索材给他看,让他挑一篇最有感觉的,说说理由。对2类,笔者让他尝试着复述一段或两段情节(日的是让他向以口代笔的复述迈进一步)对3类,笔者鼓励他用一句话代替一个词来对所读素材作评价。第三阶段(大概•个月):对1类,笔者继续提供给三篇素材给他看,让他挑一篇最有感觉的,写点感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耍他肯拿起笔

5、)。对2类,温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并让他按六要素复述,打动他的细节要复述得具体些。对3类,让他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主要感受,再引导他试着用三两句话说说为什么他的感受是站得住脚的。第四阶段(大概一个月):对1类,该提供现成的素材为只提供素材的阅读范伟I,分两阶段从只推荐一个素材源到推荐两个以上素材源,素材源可以是《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或《读者》《青年文摘》等报纸期刊中的时评版块或者和精品小故事,让他挑一篇最有感觉的,写点感想。对2类,引导他根据观点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复述,与感想无关的情节少说甚至不说。对3类,继续让他用一句话概扌舌自己的主要感受,再让他试着用素材中的细节证明自己言之

6、有理。第五阶段:以上三类学困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要求常规化常态化,跟其他学生一样是每周一篇积累,包括“素材的复述”“以及感想的记录”。责任编辑罗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