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

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

ID:46051990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_第1页
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_第2页
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包公与包公文化——评《包公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包公与包公文化一一评《包公戏研究》包公与包公文化一一评《包公戏研究》谭德生包公,在中国无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包公题材的戏曲、小说、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只要说起包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面孔黝黑、额上一•块月牙的形彖。他气势威严,铁而无私,能够“日断阳、夜断阴”审决阴阳两界冤案。那么,历史上的包公果真如此吗?由丿力史的包公演化为文学小的包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体现着怎样的价值追求?包公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对今犬乂有何重要启示?曲阜师范大学陈涛副教授的著作《包公戏研究》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该著中,作者对包公的生平、政见作了详细的考察。

2、尤其是关于包公的思想、见解,作者町谓不惮于笔墨,埋首于卷帙浩繁的古籍资料,将包公的思想分为政治、经济、军事三人块,条分缕析。认为包公吏治理论的基础是民木思想,因而主张薄赋轻役,选举官吏要“惟贤、惟才”、“知人、用人、信人”。同时,军事上也要整饬武备,精选将帅,并征集民兵。通过这样一种丿力史还原,一个以“国泰民安”为己任的“清官”包公便清晰可辨地站在人们面前。作为古典戏曲方面的论著,如果脱离具体的原始资料一味空谈理论,很容易陷入空洞和苍白,难以让人信服。该著史论结介,由史见论,以论统史,仅此而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扎实的

3、考据工作贯穿该著的始终,比如对元、明、淸以及近代包公戏的剧目,作者不厌其详,从版木、作者到作甜内容,均做了全面、细致的考证,从而为后文研究不同时代包公戏的变迁及其各自的特点奠定垂要的基础。在研究包公戏的过程小,该著也始终坚持“着实”。包公被广大百姓称Z为“包青天”,是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清官。由历史的包公到文学中的包公,包公形象不断发展、深化最终至于完美而近于“神”。包公形象的这一演变,理应进行勘察和检视。厘清不同时代包公戏的发展脉络,不仅对包公戏木身是一种正木清源的丁作,而且能够更深层次地发掘包公戏与时代、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脉动。该著

4、按照年代顺序对包公戏逐一检视,指出元杂剧中的包公具有多元复合的性格,一方而他是赤胆忠心的忠臣,“立心清」E,持操坚刚”,执法如山,为民除害;另一方而他乂看到了世情艰险,顾忌权豪的报复,有感情,有思想,有苦闷。元杂剧中的包公也不是一直面若冰霜,不苟言笑,对待下属和百姓,包公又是谈笑风生,诙谐亲切。明代传奇屮的包公对元代包公戏既有继承,又有丰富和发展。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包公在明代被赋予极大的权力,不像元杂剧,包公靠巧智与权豪势要斗争,而是手持御赐宝剑、免死金牌,先斩后奏。同时,明传奇中的包公戏也更多地流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忠君、维护

5、封建礼教的成分冇所加重。到清代,包公这一形象越來越位高权重,成为忠臣贤相的典型代表。这方面的主要体现是包公审理的案件层次越來越高,不是一般的家庭纠纷或权豪势要,而是涉及到甚至直接剑指帝王宫妃。清代的包公戏智勘的成分削弱,往往依靠刑具,対犯人使用酷刑而逼其认罪伏诛。同时,包公的神化色彩也越來越浓重。包公被描写为文曲星下凡,H被宋王封为阴阳二官,能够自由來往于阴阳二界为民申冤做主。该著分析每一时代的包公戏特点时,紧密结合具体作品,这使得相关论述充分有力,得出的见解令人信服。该著在对包公戏采取以时为序,纵向研究的同时,又对包公戏进行了横向的文

6、木研究。作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包公戏文本的结构和语言作了细致的探讨。包公戏结构细分为引线、布局、收煞三块。而语言方而又对包公、贪官、苦主三种不同的角色分别予以解读。这两犬部分占-全书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这里面体现着作者对剧作深刻而全面的把握,一种扎实有效的文木内部研究。通过对包公戏文木的细读,对包公戏展开多元的、多角度的透析。如在论述引线对全局结构整一性的体现时,作者把包公戏中的引线提炼为事、人、物。包公戏木來剧L1繁多,内容各各不同,经过作者的理论概括,变得清晰、有序。扎实的文木细读加之作者长期以來的潜心思考,使该箸论述时有亮点。《蝴蝶

7、梦》中,包公用处死盗马贼代替了王氏的第三个儿子。这一细节很容易为读考所忽略,然而作者却不禁质疑:包公这一做法诚然是爱民的体现,但倘若上司追查“盗马贼”哪里去了,又该如何处理?同样的细节问题还发生在《鲁斋郎》一剧屮。包公是将“魯斋郎”改为“鱼即齐”上报皇上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元代法律无论怎样粗疏,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基于对这些细节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元朵剧中的包公戏属于“场上之作”,主耍供舞台演出,是“一次过”,因而细节上未必做到“密针线”,作品不免粗疏。而到了明、清传奇中的包公戏,由于史多的是案头Z作,其线索、关LI、照应、埋伏等方面,

8、就要较元代好的多。翔实的材料考证和细致的文木阅读是一部学术著作的骨骼和经络,但就包公戏研究而论,止步于此显然尚不完善。该著在实证的基础上,力图向深处开掘,发掘包公戏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人本主义价值。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