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

ID:46005142

大小:9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0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_第1页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_第2页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_第3页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_第4页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及中医药相关CS探究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述,认为目前有关研究多局限在实验研究阶段,且以动物实验为多,需要深入进行疾病模型的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发掘中医药优势,通过调节壁细胞相关功能及受体表达来达到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的作用。关键词:壁细胞;胃泌素受体;中医药治疗;综述文献❷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424-03胃黏膜壁细胞(gastricparietalcell),也称泌酸细胞,位于胃腺颈部,占上皮细胞总数的30%o其主要功能为分泌盐酸,对胃内

2、酸碱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也是防御有害物质的天然屏障。现已明确,壁细胞上存在多种与酸分泌功能相关的受体,如胃泌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组胺受体、生长抑素受体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❷1壁细胞超微结构❷正常人胃壁细胞呈锥形或卵圆形,基底部较宽阔,核大卵圆形位于中央或近基部,胞质内含有许多微管泡系统,表面有微绒毛,线粒体丰富,约占胞浆30%〜40%,呈圆形或卵圆形,皤密呈板状。丰富的线粒体为氢离子的分泌提供可靠的能量基础。胃壁细胞有两种特征性的质膜系统[1],一种是细胞内小管(又称分泌小管),由壁细胞的腔面质膜向细胞内凹陷、

3、折叠而形成特殊网管结构,其内衬以大量微绒毛。另一种是由滑面内质网和囊泡状膜性结构组成的管状和泡状的管泡系统。分泌小管和管泡结构参与氢离子的运输和分泌,其形态和数量与壁细胞的分泌状态有关。静止状态的壁细胞,胞浆内管泡极多,多呈圆泡状,与线粒体相伴随散布于整个胞质中,分泌小管很少,其管腔狭窄,表面微绒毛少而短。活化状态的壁细胞,分泌小管增生、丰富,其表面微绒毛加长、增多,使壁细胞分泌面积较静止期增加5~10倍,而胞浆内管泡则减少,甚至消失。❷壁细胞受到刺激后的胃酸分泌高峰期,壁细胞内的管泡结构急剧减少,而分泌小管显著增加,管泡向顶部质膜转移、融合,使质子泵不断从管泡向顶部质

4、膜补充,以分泌大量盐酸。当刺激停止后,质子泵又重新返回管泡膜而终止泌酸活动。Ogata等[1]采用新的壁细胞固定技术,用超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对静止状态和四肽胃泌素刺激状态下的大鼠胃壁细胞质膜系统进行研究。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管泡膜与小管膜之间的连结,证实了两种膜系统之间的联系。Duman等[2]通过电镜及三维显像的方法发现,分泌膜是含有微绒毛、延伸并遍布壁细胞的分支状膜性组织;富含质子泵的膜包含有膜性管道和囊泡,称为管泡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壁细胞泌酸的膜运输循环学说。Peng等[3]研究了可溶性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因子黏附蛋白受体(SNAREs)在壁细胞的表

5、达和定位,发现壁细胞膜上共存在6种不同的SNARE蛋白,其中只有囊泡相关性膜蛋白和syntaxin3与管泡的H+,K+-ATP酶有关。此外syntaxin3可能具有其他多种功能。这些发现支持壁细胞内膜转移具有调节H+,K+-ATP酶从管泡向顶部质膜补充的作用。Sawaguchi等[4-5]利用高压冷冻(HPS)结合免疫标记技术提供高分辨率的胃黏膜和原代培养的壁细胞图像,利用此模型可观察到极佳的壁细胞超微结构。将分离的壁细胞在覆盖有Matrige胶的铝盘上培养,随后进行高压冷冻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如高尔基体、微粒体等与传统化学固定法相比保存得更好,微绒毛和胞质中的肌纤维细

6、丝也能清晰显示。运用上述方法,可探讨壁细胞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形态学改变。经胃镜取材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和正常人选择同一地区、组织作对照研究[6-7],经体视学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两组间壁细胞平均剖面直径、平均剖面积、平均体积、体积密度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电镜下胃溃疡患者壁细胞内微管泡系统少且散乱,线粒体稀疏;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胞内则有大量微管泡系统,线粒体增多明显;对照组微管泡系统丰富,线粒体靖呈板状。由此可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高胃酸状态实与壁细胞泌酸功能的增强有关,而非壁细胞总数增加;与正常人相比胃溃疡患者则无明显变化。❷2壁细胞的分离和培养❷

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先后成功分离了多种动物的胃壁细胞。国内李晓波等[8]首次于1996年成功建立了兔胃壁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聂克等[9]根据Lewin的方法略加改进建立了大鼠胃壁细胞的分离方法。以后有多家单位陆续报道。❷陈蕾等[10]选用雄性SD大鼠,剖腹取胃后,在胃底做一1.0cm小切口。将胃翻转,使胃黏膜面朝外而浆膜面向内,在胃幽门部结扎,并经胃底部切口用注射器将链霉蛋白(Pronase)注入胃袋,注满为止。待充分水浴消化后,离心、洗涤沉淀并制成细胞悬液,将该悬液置于离心管最上层再次离心,所得上悬液层即为壁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