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96560
大小:302.3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0
《墨道法与企业经营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以先秦的儒墨道法为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13601368020zhoujianbo@pku.edu.cn第一部分、中华管理哲学,亦称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观念1、阴/阳2、德/命“德者,得也”;小德、中德、大德;德政(其对立面为刑政)命(“五十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畏天命”)3、仁义礼智信(“五常”)“仁者爱人”,“泛爱众”“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义者,宜也”“礼者,理也”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也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5、文武之道6、中庸之道“
2、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中”即天下之正道;“庸”是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宋代的程颐对中庸之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孔子传授的心法。孟子曰:“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7、人性善(孟子)/人性恶(荀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四端)
3、,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非相》)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是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4、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8、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所施人”9、尊五美屏四恶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
5、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问题: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为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1、在中国近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批判、屏弃为主,直到近年来才转化成继承、发扬为主2、传统文化热出现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的国民自信心的增强(2)西方的技术、制度来到中国后,并没有产生出西方一样的功效。“知不足然后学”/知足者常乐第二部分、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产生于先
6、秦时期的儒墨道法一、儒墨道法四个学派都追求社会的和谐、安定、长治久安,不同点在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导致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不同儒家与法家代表着高层管理者的御下之道,墨家与道家反映了普通民众乃至社会底层的所思所想。儒家: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墨家:平民、小私有者的价值观:主要的思想是:尚贤、节用;兼爱、非攻“视人之国,若己之国;视人之家,若己之家”道家:不得志者(隐士)的价值观主要的思想是:尚柔、尚弱“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何谓“无为”?何谓“顺应自然”?法家:领导者(君主)的价值观主要的思想:严刑峻法,暴力强
7、制“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韩非子)。二、儒墨道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承认人追求富贵,但又认为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会发生冲突,从而有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出现。不同点:儒法两派欢呼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人性的普遍解放,但也看到了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无序现象,为解决社会的无序现象,儒家和法家都强调国家权威的力量,只是儒家主张受到强有力约束的权威,法家则崇尚权威,不主张对权威进行约束;在管理方式上,儒家主张文武之道,但以文为主,要求通过教育的方式使民众以义节利,强调民间自觉的力量;法家则
8、片面强调“武”的力量主张以暴力消除社会的过分追逐利益的趋向,强调权威的力量。在对民众的认识上,儒家主张人性善,法家主张人性恶。“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