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

ID:45986194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0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_第1页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_第2页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_第3页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_第4页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滋病及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治疗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597-02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真菌感染是艾滋病(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有些真菌感染已成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为艾滋病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艾滋病患者伴发的真菌感染几乎包括了所有已发现的致病真菌及部分条件致病菌,本文就艾滋病合并的深部真菌感染作一综述。1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6%〜30%的AIDS患者可发生隐球菌病[1],是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第四个主要原因,第二个最常见的系统性真菌病,同时也是艾滋病

2、的一个提示性疾病,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几乎所有的AIDS患者并发的隐球菌病都是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引起。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患隐球菌病常是由无症状期过渡到晚期的象征,并且特别易发生播散性损害。有资料表明,当CD4计数<200个/卩1,隐球菌感染风险极大,当CD4计数<100个/卩1时,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明显增加。powdrly等[2]报道在欧美和奥洲,HIV感染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约6%〜10%,而在中部非洲地区则高达15%〜30%。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低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经济卫生状态良好,实行抗病毒治疗有关。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皮肤受

3、累发生率大约6%,皮损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头部、颈部更多见,皮损表现常呈泛发性、多形性,54%的AIDS患者表现为特征性损害[3],即2〜5mm的椭圆形、半透明丘疹,似传染性软疣。另外也可出现痙疮样、结节样、疱疹样皮损、蜂窝织炎样、水痘样或卡波氏肉瘤样皮损。AIDS皮肤隐球菌病同一皮损也可存在两种不同疾病[4],如卡波西肉瘤和皮肤隐球菌病、传染性软疣和皮肤隐球菌病;也可存在两种不同的病原体[5,6],如组织胞浆菌和新生隐球菌、利什曼原虫和新生隐球菌、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卡氏肺囊虫和新生隐球菌。皮肤隐球菌病是播散性感染的一个指征,3%〜7%

4、的AIDS患者发生隐球菌病皮肤症状可以先于出现播散性隐球菌2〜8个月[7],成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分3个阶段:(1)急性期治疗:二性霉素B(AmB)0.7〜0.9mg/(kg-d)和氟胞17密唳100〜150mg/(kg•d)疗程2周;(2)巩固期治疗:氟康哇或伊曲康哇400mg/d,治疗8〜10周;(3)维持治疗:氟康哩200mg/d,长期服用,若患者不能耐受氟康哇,可选用伊曲康哩。预后: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病死亡率在15%〜40%,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存活期一般为2〜3个月,只有30%才超过1年。AIDS患者播散性

5、隐球菌病即使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其死亡率仍高于58%,初治复发率达50%〜60%,复发后的死亡率为70%〜90%,减少复发的关键因素是迅速控制HIV复制。1马内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M)自1988年Piehl等报道首例艾滋病合并PM以来,现已被认为是AIDS患者特有的疾病。PM在东南亚引起的临床感染仅次于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居于第三位,是引起艾滋病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8]o据文献报道,泰国是亚洲AIDS流行较多的国家,已报道有1300多例合并PM系统感染,近年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陆续报道的艾滋病并发PM病例累计达2

6、0多例。AIDS患者并发PM多呈播散型,临床表现不特异,最常见的表现是发热和体重下降(大约见于75%患者中),一般持续4周左右。2/3患者有皮肤损害,非特异性,皮肤损害常发生在面部、躯干与四肢皮肤,皮疹呈多形性,表现为坏死性丘疹或结节,传染性软疣样丘疹,还可形成表皮脓疱或多发性皮下脓肿,以及痙疮样及毛囊炎样损害。其中,坏死性丘疹是最具特征性的皮损表现[9]。但在印度、泰国和中国报道的AIDS患者并发PM病例中,70%出现传染性软疣样损害[10],表现为中央有脐凹和坏死的丘疹。治疗:最常用的是Am。首先静脉滴入AmB至临床症状缓解,AmB对PM的MIC0

7、.04-1.56mg/L,然后用伊曲康哩200mg/d长期维持治疗。因马内菲青霉菌对氟康陝易产生抗药性,故不宜用氟康哇治疗。预后视病而定,可在急性发作时死亡,也可存活几个月。1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在组织胞浆菌病流行区域,2%〜5%的AIDS患者患有播散性HP,而在我国AIDS合并HP则属罕见。艾滋病患者主要感染有荚膜的组织胞浆菌。HP临床上分为肺型和播散型。95%AIDS患者表现为播散型,4%〜27%表现为急性播散型,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在CD4细胞〈200个/ul时可出现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畏寒、发热、消瘦。25%的患者有

8、进行性肝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50%患者胸片可见弥漫性间质性浸润,10%〜20%的患者中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