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ID:45961891

大小:74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9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_第1页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_第2页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_第3页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_第4页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2011.4.21国家博物馆北门外广场的孔子像“人间蒸发”2011.4.20迁入国家博物馆内西侧北庭院的孔子像第1课 孔子与老子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中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克己复礼材料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2、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孔子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仁者爱人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克己复礼材料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请回答:2.从材料二看孔子提倡“礼”的目的何在?仁者爱人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克己复礼材料三: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请回答:3.从材料三看“仁”与“礼”是怎样的关系?仁者爱人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一、孔子与儒家思想1.核心

3、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一、孔子与儒家思想“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一、孔子与儒家思想“自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4、—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层次考试3.教育思想和实践:一、孔子与儒家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诚信考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研究性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期中考试、期末考试3.教育思想和实践:3.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意义: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人之孔子孜孜不倦的学者知人论世的通者兼善天下的仁者乐天知命的达者一、孔子与儒家思想4.地位:不被重

5、视成为正统影响深远于氏坊——贵于天子的圣人之家一、孔子与儒家思想4.地位:不被重视成为正统影响深远“圣人”孔子儒家思想至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一、孔子与儒家思想3.地位:不被重视成为正统影响深远今天的孔子2011年3月14日,中国救援队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搜寻幸存者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汉内斯·阿尔文(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孔子与儒家思想3.地位:不被重视成为正统影响深远儒学与世界世界的孔子二、老子与道家思想1.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6、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二、老子与道家思想1.哲学思想:(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2)辩证法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政治思想:3.地位:无为而治思想升华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课后延伸·由于《论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取名字的时候喜欢取材于《论语》中寓意深刻的词句,

7、请你翻阅《论语》查查下面这些名人名或字的出处,并体会其中的含义。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宗仁,字德龄(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抗日名将)刘仁静(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陈省身(著名数学家)王朝闻(著名艺术理论大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