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4042
大小:1.4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4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课 孔子与老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为文化?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
2、指精神财富。”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一单元孔子和老子第1课“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仁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
3、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讨论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么?“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摘自《论语》孔子的天人观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的故乡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华丽,气势恢弘。而且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但是,他的生前是否真的如此风光呢?史
4、书载,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叶落归根周游列国叶落归根孔子杏坛讲学图视频连连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5、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无为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些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讨论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这种思想在现实中有用吗?举例说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合抱之木,生
6、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摘自《道德经》知识结构孔子思想:“仁”和“礼”政治:“为政以德”改良政治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坚持不懈学思结合、当仁不让老子哲学:“道”辩证法思想政治:“无为而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