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43550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策略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与使用力度,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丰富的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化功底是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要义。建立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寻求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首先应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美丽的自然风光、无数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俗风情,即时性的国内外重要事件,丰富的学生生活……凡是现实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开发利用好校内的、当地的、当时的语文课程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
2、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与时代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用语文的能力。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记者站”、创办期刊、开展“走近大师”、“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以及专题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与人交流合作中,在自然与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获取信息,学习恰当的表达,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合理利用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3、奠定国民精神的“根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正是每个民族、每个地方特有的文化。为此,用好、用足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课程显得尤为必要。比如,河南可以围绕炎黄历史、黄河文明;湘西可以围绕东巴文化;延安可以围绕革命圣地与伟人精神,创设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研究类校本课程。而北京作为首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历史名胜、山川园林、红楼会馆;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无不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为此,学校可以尝试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目前,一些学校开发的“宣南文化”、“民间
4、文化研究”、“对联艺术”、“品味文化”等校本课程,从京味文学、胡同文化、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服饰文化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学生从文化的视角尝试探索、实践与研究,打开了视域,传承了民族文化,为其构筑起厚重的精神底蕴,培养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然、人类与社会的人文情怀。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比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小学开发的大主题类“
5、菊文化”校本课程,以文化为主线将语文诵读与鉴赏、写作、英语、科技、德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涉及一到六年级、必修与选修兼有的课程体系。主题类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可以采取针对某一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纵向深层次的课程开发,以满足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深入学习与发展。如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将民间文学“藏头诗”引入学校课程,在欣赏与学写藏头诗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语文教科书为基点向外辐射形成的系列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际
6、而开发出来的。如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围绕语文常规课程辐射开发出“语言表达”(重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阶梯阅读”(侧重于学习方法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技能)、“阅览”(侧重于阅读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阅读量)等系列校本课程。也有一些学校,如北京首师大附中在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与校本课程“博识课”中努力寻找校本课程的生发点而开发出“走近鲁迅”、“北京建筑”、“红楼寻梦”等主题系列研究课,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与研究品质,奠定了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努力创设和谐发展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时间与制度保障,让课程充
7、满生命的张力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行动研究项目,不仅规划、实施总项目需要时间,作为个体的参与同样需要时间的投入。调研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在其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投入时间与精力的不足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课程开发技能的缺乏,导致了课程开发质量不高;忽视对学生兴趣、需要的研究造成课程开发实效性不强;缺少规范的管理导致课程开发的随意性等现象。而作为主要学科的语文教师,有着太多、太重的教学任务,尤其是面临高考重压的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会使他们感到一种负担与压力。为此,一方面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时间与制度保障
8、,通过建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学生家长委员会”以及“发展性评价制度”、“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保证课程建设向着规范有序,富有内涵品质,充满生机活力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