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ID:45923519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介入微导管支气管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结果: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微导管介入治疗肺癌的成功率较高,尤

2、其是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适于推广应用。【关键词】微导管;肺癌;支气管动脉;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I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33-02对于肺癌的中晚期患者来说,实施栓塞化疗能有效避免肿瘤转移和复发[l]o在这样操作中可供选择的导管种类很多,但是大多适用于动脉比较粗直的患者[2]。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患者,很难将导管插入到靶血管。针对临床操作中的困难,发明了微导管,其优点可以有效解决难题[3],给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

3、希望。本文中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现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截止2010年10月我院共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平均值为53.6岁。选择时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临床检查、CT检查、纤维镜刷片、动脉造影和穿刺活检确诊。通过介入治疗对患者动脉情况分类:19例病患出现肋间动脉共干现象,5例病患出现脊髓动脉共干现象,1例病患3处动脉同时共干。患者的动脉特点为迂曲,细小。1.2方法:选择3.OF的微导管插入患者支气管的

4、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在操作前,先将5.OF导管插入,进行动脉造影,以确定肿瘤发生部位和大小,了解动脉走向和靶血管直径,观察是否出现共干。对造影分析后,留置导管,插入微导管和微导丝于常规导管腔内。通过微导丝来选择介入的靶血管。1.结果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o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來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详见表1)。2.讨论3.1患者的支气

5、管动脉通常较细,宜径一般在之间[1],在操作中不但要确保插管顺利还要考虑如何增加导管固定度,造影时很容易造成导管脱出,或因刺激过大导致痉挛、闭塞[3]。患者会因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从动脉开口灌入而不适应,通常喉部会出现烧灼感,引起咳嗽[2],患者不愿接受治疗。且疗效一般,由于无法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被分流于正常血管,无法持续达到血药浓度。3.2合成微导管的主要材料为聚氨酯,在使用吋通常需要用微导丝(配套)來选择介入的靶血管。其直径仅为0.053cm,且头端材质不透x线[3],对判定位置有好处。本文中治疗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

6、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o表面的聚合体具有亲水膜,清水湿润利于提高其润滑度,可将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通过微导管灌注到靶血管[3]o微导管光滑柔软,经血流循环可到达更细小的血管中,操作刺激性减小。本文中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用微导丝准确的选择了介入的靶血管,使明胶海绵颗粒和药物能够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不会被分流于正常血管,维持了血药浓度,效果明显。木文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來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微导管的应用解决了支气管栓塞化疗的

7、难题,给动脉狭小、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参考文献[1]曾巨浪,李彦豪,曾黎华,等•肺癌支气管动脉的血供类型及对介入方法和疗效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6(10):81-84.[2]刘喋,王建华,周康荣,等.微导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3(2):226-229.[3]LiuSF,LeeTY,WongSL,etal.Transientcorticalblindness,complicachialarteryembolization[J]・RespirM

8、ed,2008,92(7):983-9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