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

ID:45906550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_第1页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_第2页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_第3页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_第4页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5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从毕业生情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方面浅要探讨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可持续就业和发展的做法。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调研目前,广西已有高职院校41所,在校毕业生达28万多人,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从市场供求的角度来看,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办好高等教育、培育合格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品牌、水平、质量和声誉的象征和体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既是家庭

2、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1调查基本情况本调查问卷为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通过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随机抽取广西5所高职院校,分别向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部门、教学系部和2011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实得有效问卷1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1.1就业工作现状:90%的高职院校基本形成全员化、全程化就业工作格局,70%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专业化、信息化的程度不足。90%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25%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75%高职院校开设有创业教育和培训。35%的高职院校就业指

3、导工作跟踪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1.2毕业生就业分布:1%的毕业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23%的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6%的毕业生选择三资企业,62%的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2%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3%的毕业生选择专升本科,2%毕业生灵活就业,1%选择其他。1.3毕业生就业区域:82%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广西区内,18%的毕业生选择区外,3%的毕业生选择乡镇。1.4薪酬期望值(试用期后的工资):3%的毕业生选择1000元以下,26%的毕业生选择1000元-1500元,55%的毕业生选择1500-2000元,14%的毕业生选择2000-2500元,2%的毕业

4、生选择2500元以上。1.5就业信息的获取:56%的毕业生选择学校,25%的毕业生选择报纸、电视、网络,21%的毕业生选择亲戚朋友。1.6学校教育评价: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对自己就业影响最大的排名前三的是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1.7就业指导评价:70%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针对性强,12%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手段单一,内容陈旧,17%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应增强就业意向调研和个性化指导,11%的毕业生对创业指导不满意。2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2.1从高职院校的层面看。目前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高职院

5、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各院系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做好就业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按照“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全员化、全程化参与就业的工作格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洽谈会、就业指导讲座等毕业生就业体系逐渐完善,高职院校平均每年为毕业生发布有效就业需求岗位6000多个,供需比1:2.9,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2.7%,毕业生广西区内就业达80%以上,就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和就业满意度均有所上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人人关心毕

6、业生就业,人人参与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了一些不足。一是就业指导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不足;二是就业工作队伍水平有待提髙。2.2从毕业生角度来看一是对专业认识、就业技能储备和就业相关政策仍显不足。毕业生普遍认为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增大。通过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和就业面试等途径,反映出高职毕业生知识转换的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就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对就业岗位、薪金、地域的要求仍存在期望值过高。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小

7、企业、非国有企业为社会提供70%以上的就业岗位。调查显示,毕业生70%以上在非公企业就业,这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毕业生就业观和就业定位有了转变,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尚未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评价过高,不善于择业。一部分90后的高职毕业生家庭环境较优越,希望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劳动生产一线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这些都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就业稳定性。三是就业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弱。据了解,各高职院校的就业信息主要由招生就业处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收集和发布,系辅导员负责通知毕业生班级。同时,学校

8、还设有专门的就业信息公布栏和就业信息网对招聘信息新兴发布。毕业生主动关注就业信息动态和了解企业信息的意识不强,渠道不多,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