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57143
大小:4.66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11-18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识别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医院焦虑抑郁状态识别和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郭蓉娟WHO健康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根据这些概念,产生健康分级:第一级健康:或称躯体健康:包括无饥寒、无病弱、,能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卫生要求,具有基本的预防和急救知识。第二级健康:或称身心健康:包括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由的生活,并享受较新的科技成果。第三级健康:或称主动健康:包括能主动地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缓解社会与工作压力,并过着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方
2、式。我们面临的医学之现状重局部轻整体重躯体轻心理重医术轻交流生物模式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目标治疗疾病构筑健康重视环境因素行为因素致病因素病因、病原个体-病因相互作用患者角色被动承受积极参与病人的价值体系不相干十分重要医生角色治疗的主导治疗中的合作伙伴医疗模式整体医学观与系统思想Brim,1975:microsystem-mesosystem-exosystem-macrosystem现代认识:心与身,人与环境统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Engel,1977)知知情意人格躯体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医疗行为言语表情动作特设情境病人知健康
3、人知情意人格躯体医师疾病分类现状精神障碍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在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社会负担最重的第一大疾病。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的、难治难愈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普遍存在。这两种心身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是导致病情难治难愈恶化加重的中药原因,两者的共病问题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应引起全社会尤其是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排行榜精神障碍/自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医院进行的心理问题调查的数
4、据显示心理障碍平均估计患病率高达24%。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居首位。有研究表明综合医院患者中有抑郁情绪的34.9%,焦虑与抑郁合并存在的l9.5%,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症状者总计53.4%综合性医院各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心血管:40-50%;肿瘤:44%消化科:31.2%;内分泌:30%神经科:25.3%;外科:22%性病科:20%;妇产科:12%*※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率高心血管疾病伴发抑郁障碍调查结果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薛小临.双心医学.2008;121-125.马文林,胡
5、大一.双心医学.2008;94-100.心血管疾病与焦虑障碍共病率高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障碍调查结果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马文林,胡大一.双心医学.2008;94-100.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症的患病率一般人群慢性疾病住院病人老年住院病人癌症门诊病人癌症住院病人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帕金森病高血压病adaptedfrom:WPA/PTDEducationalProgramonDepressiveDisorders.GavardJA,etal.DiabetesCare.bbbbb-1178.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布8
6、9%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或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发生率(86%)明显高于抑郁(56%);抑郁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抑郁症显著增加心梗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2心梗后6个月和18个月的结果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在6个月时=3.10;在18个月时=3.641991.8-1992.7.222名心梗幸存患者,随访第6月,第18月伴发抑郁症或不伴发抑郁症的死亡率。抑郁症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死亡率加重6%3%20%16.5%05101520256个月18个月未合并抑郁合并抑郁冠心病死亡率%1.DepressionandHeartDi
7、seaseReview;Jiangetal,CNSDrugs,2002;2.Frasure-SmithN,etal.JAMA1993;270:18191825.3.Frasure-Smith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后心血管病死率:病死率平均增加4.1倍5死亡率与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6当同时并存其它风险因素(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时,轻微的抑郁症状(贝克抑郁量表评分<10)也显著增加死亡率7抑郁(Depression)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类似4。抑郁导致冠心病死亡率增加的机制血小板凝集功
8、能增强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脏植物神经张力改变对医嘱的依从性降低,拒绝改变生活方式Nair,1999;Nemeroff,1993Laghrissi-ThodeF,etal.BiolPsychiatry1997;42:290–295Stein,2000;Gorma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