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86216
大小:95.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7
《例谈历史探究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历史探究思维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说,“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1]每个学科因其研究领域与方法的不同,所运用的学科思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正体现了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也有其独特的思维,苏联学者莱纳认为:“历史思维是由历史认识方法所制约的……它是运用已成为个人认识方法和历史观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素养。历史思维不完全是针对历史的,它还运用历史的观点反映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并从特定联系的体系中考察它们的发生和发展。”[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九年级)每个单元都设有历史探究课,其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视可见一斑。当前,探究式学习日益得到教师JUS.的普遍认同,成为历史学科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也成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一种教学活动”。[3]基于这样的认识,笔
3、者以为,历史探究思维是指:学生模仿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过程,通过运用还原、实证及质疑等分析方法,探寻史料的意义,甄别历史学家观点的正误,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认知过程。目前,历史与社会探究课的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历史探究注重形式,缺乏学科特点。有些历史探究课停留在对历史事实的简单提取与罗列上,在形式上与其他学科的探究活动无异。(2)历史探究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在有些历史探究课中,教师虽设置了探究情境,却急于把结果告知学生,教师的思维往往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得出千篇一律的结论。在当今这样一个史学不断发展的时代,历史探究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有着极为
4、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尝试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中的《综合探究三从飞天演变看文化融合——探究丝绸之路》为例,来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一、“论从史出”的实证思维“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研习,与历史学专业研究者研究历史一样,都要遵守比较严格的史学研究规范。”[4]37而“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规范。所谓“论从史出”是指:“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5]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建立在文物、史料的基础上,要经过认真考证,得出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论证飞
5、天形象受世俗文化的影响,笔者在教学时给出了如下材料。以下两幅图分别为第39窟盛唐飞天复原图和唐《簪花仕女图》局部。那时(唐代)的丝绸印花图案花纹,清晰细致,已经掌握直接印花即将染料及粉糊调成印浆,用花版(镂空或凸纹的)直接印在织物上,显岀色彩花纹来。唐代创造了防印染技术,还掌握了染前碱处理技术。即于染色以前,以防染剂印在织物上,经过染色后,由于印有防染剂的地方不能上染,而显岀原色或彩色来。张保丰《中国丝绸史稿》通过阅读出处可靠的历史资料,学生得出了相关结论。一个学生说:“唐朝丝绸印染技术进步,能印染漂亮的花纹,《簪花仕女图》中的服饰说明老百姓都穿着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服饰
6、,所以飞天形象中也有了相应的带花纹的色彩亮丽丝织品服装。”该生联系了史料,并对史料进行了观察与联系,得出了之前设定的假设观点,即唐代飞天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产物。这是历史实证思维的极好体现。但细究之下,却还有失妥当。笔者抓住学生论证中的一个小问题提出质疑:“唐朝有了印染花纹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确实反映到了飞天形象的塑造当中,但是你说老百姓都穿起了这些印染有美丽花纹的衣服,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这样,引导全体学生通过对史料再次考证,意识到唐朝《簪花仕女图》中所画的是宫廷仕女,老百姓是否富到这种地步,还是需要在课外另行考证才能下结论的。历史结论的得出并不是随意的,要
7、注意考据、用词的严密与内在因果逻辑的合理性。对学生进行这种意识的强化,有利于其在探究别的历史问题时养成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二、“回归现场”的原点思维历史是现代人对过去的一种阐释,人们常常容易用自身时代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历史事物。“在评价各种历史叙述时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杜绝'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避免'只从今天的形式和价值观来裁判过去。”[4]36“'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历史现象,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陈寅恪先生语)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要实现这一点,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尽量接近历史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