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43104
大小:6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7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仁”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其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仁”的思想出现于上古时期B.儒学的创立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C.孔子之前,中国没有人本思想D.“仁”的思想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表明儒学的创立
2、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不符合材料“‘仁’……在《尚书》中开始出现”,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本思想的历史,故C项排除;孔子“仁”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没有被普遍接受,故D项排除。【点睛】“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解题的关键。2.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其所作《春秋》不足为信B.孔子力图废
3、除分封制度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答案】C【解析】题干中既有“记述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有“春秋笔法”的主观反映,不能片面判断《春秋》不足为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孔子关于分封制的看法,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分封制、宗法制等趋向崩溃,奴隶社会的原有秩序日益瓦解,包括孔子认可的一些“尊者、亲者、贤者”也都可能存在着部分缺点,从维护周礼的目的出发,孔子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记述,故C项正确;“制约诸侯争霸”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3.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4、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答案】D【解析】材料“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反映了道家不为天下先,遵循自然,清静无为,谦虚谨慎,以慈悲怀天下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属于道家经典,不是反映儒家仁爱思想,故A错误;尚贤节用属于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儒家孔子主张维护礼乐制度,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4.《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
5、渭不足,北饮大泽……”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表述的中心意思相符合的是A.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善人者,不善人之师【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中可以看出,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敢于挑战自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由规律造福人类,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故A项正确;B项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主张克服私欲,强调自己的内心修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认为善人和不善人是对立统一的,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首先明确“夸父与日逐走
6、,入日”的内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5.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断狱结合了法律和《春秋》经义的内容,“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在此案的判决中以儒家思想
7、为主,说明两汉时期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故B项正确。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的观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中国法律儒家化从两汉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深入发展,到唐代最终完成,故排除C项。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符合两汉的历史事实,但和材料无关,故排除。6.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这主要是因为A.小农经济的自足性B.政府文化政策引导C.选官以察举制为主D.君主专制逐步加强【答案】B【解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