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

ID:45659152

大小:2.4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5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_第1页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_第2页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_第3页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_第4页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先秦时代的诸子:孔、孟、老、庄等一、所谓诸子:主要指儒(孔、孟、荀)、墨(墨子)、道(老、庄)、法(韩非)、兵(孙子)、农(许行)、阴阳(术士)、纵横(苏秦、张仪)和杂家(技术类)等;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1、思想上,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2、文风上,各逞言辩,放言立说,个性鲜明,显示了“士”对于社会的特定作用。3.语言上,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诸子散文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语录——论辩——专论二、孔子及其《论语》1、孔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2、下。2、《论语》的编定、体例、篇数及流传情况:东汉时列《论语》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合《大学》、《中庸》、《孟子》为“四书”。3、孔子的主要思想:其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何做到“仁”?“克己复礼为为仁”。以西周礼乐制度为蓝图:“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视文艺的道德教化作用:“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兴、观、群、怨”等。4、《论语》的基本特点:A、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含哲理。B、具有

3、浓郁的生活气息。C、于记言叙事中突出人物性格,多方面刻画了孔子的具体形象。《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两人在一同耕田。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问渡口所在。长沮问子路道:“那位驾车子的是谁?”子路道:“是孔丘。”长沮又道:“是鲁国的那位孔丘吗?”子路道:“是的。”长沮便道:“他呀,早晓得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道:“您是谁?”子路道:“我是仲由。”桀溺道:“您是那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答道:“对的。”桀溺便道:“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革它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

4、(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工夫。 子路回来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道:“我们既然不愿意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要点:(1)出世与避世;(2)“问津”暗喻“问(人生之)路”;(3)抑笔侧写.三、《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宋代以后称为“亚圣”。2、《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孟子》之作有三种说法:自著;弟子著;与弟子合著。今存七篇十四章,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5、、《告子》和《尽心》,每篇均各分上、下章。3、孟子的思想主张A、“性善论”B、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实现“保民而王”。4、《孟子》的艺术成就A、善于论辩,富于技巧。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现在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能学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当然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用鞭子逼着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6、。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一起做坏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一起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B、感情充沛,气盛强劲,个性鲜明。C、取譬说理,深入浅出,形象传神。D、语言通俗,明快畅达,精练准确。附录:孔子主正心、修身、齐家;孟子则更强调治国、平天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孟、荀各执一端立论:孟子主性

7、善,荀子主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四、老子与《道德经》1、老子的生平和《道德经》的成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约与孔子同时。2、《道德经》是关于“道”的学说:“道”有三义:A、从“首”,“起始、开头、起初”。“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B、从“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最终根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C、“言语、说”,“道可道,非常道”(首章)。“绝圣弃智”。延伸出“气”、“性”、“命”等范畴。

8、道教的炼丹炉(自由自在)直觉经验︱语言表述▲︱知识建构︱︱伦理秩序︱︱欲望控制︱︱道德沦丧︱︱心灵遮蔽︱▼绝圣弃智︱直觉还原(自由自在)五、《庄子》老、庄的区别:老子重个人而庄子重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老子:“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