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

ID:45620885

大小:100.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_第1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_第2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_第3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_第4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运动和力测试试题三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运动的距离.(如图16)伽略利、牛顿等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T!Ai命命请回答下面的问题:⑴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放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填相同或不相同)⑵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

2、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Q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3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

3、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实验序数水平板面高度/i/m水平距离s/m1木板0.201.002木板0.402.003木板0.603.004铺上棉布的板0.200.505铺上棉布的板0.401.006铺上棉布的板0.601.50(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力的关系式为s=A;(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有关;(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o4(08江苏苏州)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

4、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

5、小车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Mon水平部分材料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小车运动的路程5/COT1°棉布较大11木板较小.19玻璃最小30表二小车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5水平部分材料小车所受阻力的悄况小车运动的略程s/cm20棉布较大2120木板较小3620玻璃最小58(1)分析表_(或表二)可得结论:(2)综合分析表_和表二还能得出结论:5如图甲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甲操作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確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

6、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15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上一—亘HF(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⑵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2EF5250(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09南昌)•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

7、出其所对应的物体.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9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4<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3)

8、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