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15741
大小:55.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考点五:酸碱盐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五:酸碱盐探究1、小明同学往红氧化钠溶液屮滴加稀盐酸研究屮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定滴加的盐酸是否己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川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现象及结论A铁粉如果冇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过量B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过量C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过最D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过量2、小亮在做“稀硫酸中和氮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硫酸询忘了加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
2、后所得溶液进行探究:[探究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度[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述可能呈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l—2mL,滴入1—2滴无色酚瞅试液,振荡无色酚瞅试液变色溶液呈碱性无色酚猷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了是(填化学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坏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填化学式),直不再产纶沉淀为止,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得到氯化钠品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2)若无色酚猷试液
3、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如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彖,则呈中性;方案二:収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呈小性;方案三:取样,加入某金属氧化物(填写化学式),若观察到,也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改进]某同学在实验过程小为了探究反应的能量变化,他在烧杯屮插入了一支温度计,观察到温度逐渐上升,你认为温度上升的原因是;[实验小结〕(1)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屮和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请你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反应的实质::(2)
4、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中,稀硫酸必须用胶头滴悸逐滴滴加,这样做的冃的是;②实验过程中,耍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冃的是;(3)小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硫酸时意外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o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丙澄漬石灰水[实验现象及原理]甲屮红色逐渐消失,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乙屮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丙中可观察到,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山此产生疑问: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5、[交流讨论](1)—定含冇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2)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冇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写出-种猜想)[设计实验]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进行验证。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冇的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的猜想正确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述需考虑。4、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宗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
6、分,进行如下相关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一: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全部是NaOH;猜想三:部分是NaOH,部分是N^CCh。[实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口色固体于试管小,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加儿滴酚駄试液现象B(1)若现彖A为冇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填化学式),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是有口色沉淀,现象B为试液变红色,则0色沉淀为(填化学
7、式),该实验(能/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X是CaCb溶液,猜想三成立的实验现象是,5、乙醇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中町能冇CO、CO?、出0,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对其产物检验中的有关问题:氢论钠濟液浓硫酸澄清石灰水能确定产物中冇CO?的装置及现;能确定产物屮有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检验产物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一—f—-—ff—-—f—f—(个别装置可重复使用)。(2)能确定产物中冇H20的装置及实验现象是:彖是,其发生反应的化于方程式为co的装置及实验现象是为:C装置的作用是(3)该装置不足之处是,可采用的方法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