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对联》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学习奇妙的对联《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联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 一等下流对得好吗?字数不等(上联27字,下联26字),断句不一致数字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联拆字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对得好吗?特点一:字数相等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一个特例: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特点二、词性(结构)相同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 于今判伪真(联合结构)(联合结构)(
2、介词结构)(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动宾结构)孙行者——祖冲之名词——动词——虚词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名联欣赏☆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987年高考题)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渠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小试牛刀√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就可以了吗?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西塞山前白鹭飞,东村河边乌龟爬。2004年全国卷第一题“祖国江山好”,不知是哪位富家子弟,对了句“父亲薪水高”。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有人对“文通字顺一位高人
3、对句佳”,颇为自负。还有一位考生,想吃烧鸡,竟对以“油烹火烤一只烧鸡透骨香”,令人笑倒。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特点三、内容相关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请说出下列的
4、对联所写的作家李白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下面对联说的都是谁?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4)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欧阳修司马迁杜甫猜一猜2011春晚对联征集特等奖:【应征联】:春晚迎春春不晚【获奖联】:福门纳福福盈门【应征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获奖联】:四德忠是首,多替国忧忧“四德”:即“忠孝节义”,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忠孝难两全”,可作
5、者在一幅对联中竟让二者皆全。此联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儒家思想:“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孝”以看家来表达,“忠”以忧国而体现,先忠后孝,先国后家。名联欣赏何为平仄:古代汉语中分为平、上(shǎng)、去、入四声,而现代汉语则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构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特点四、平仄相合(仄起平收)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勤奋筑起通天路,懒惰堵塞智慧门。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总结归纳——明确对联的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结构)相同3、内容相关4、平仄相合(仄起
6、平收)另外:不能有重复字词!酉 酉铁匠自然不明所以。纪晓岚解释道:“上联正看,是你的打铁砧;下联横过来看,是你的风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相同位置不能有重复字词!一个特例:相传清朝纪晓岚曾送给一个铁匠一副一言联:上联是个“酉”字,下联还是“酉”字,而且这“酉”字怎么说也与打铁无关。1.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2.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3.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
7、溪童.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4.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声律启蒙》(清)车万育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与其兄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
8、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