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

ID:45598822

大小:1.8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_第1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_第2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_第3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_第4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变革研究假设提出移动互联网概念梳理What-移动互联网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本研究中“移动互联网”均采用狭义定义资料来源: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3年4月)移动互联网综合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二者结合带来的优势。移动互联网既具有互联网的特征,又具备智能化终端的移动化特征。Why-移动互联网信息多元化可自主选择

2、信息信息扁平化无差别地获得信息时空限制消除碎片时间任何场景定位(Geo-location)地理信息的传递Why-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6303,000,000手机网民数据来源:CNNIC截至10年底7人际关系概念梳理人际关系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般被定义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大多数将其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人际关系”这一概念在我国被相当频繁的使用,其含义既有这一概念的原意,也有反应中国人社会生活和观

3、念的本土含义,即“关系”(guanxi)含义。中西方人际关系内涵比较中国西方逻辑起点“自我”“家我”关系性质先赋性关系获致性关系交往内容交往内容与先赋性身份形式相联系关系内容超越关系的先赋性身份形式交往法则身份形式决定交往法则关系内容决定交往法则是否是关系取向是否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型费孝通差序格局人伦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有等差次序,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2010:30-34)翟学伟,中国

4、人关系的生成命题:第一持久并缺乏选择性,称之为捆绑性的纽带(bundledtie)(简称“情理并重命题”)。第二互动的等级和类别化(受儒家与社会制度影响)(“不对称关系命题”)。第三空间同一化(“关系同域化命题”)。相同地理位置中的持久性交往是中国人结成关系的首要原则。(翟学伟,2007)汪和建,中间性关系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由强关系到弱关系不断向外延展的圈层结构。(汪和建,2003)强关系次强关系次弱关系弱关系情感性增强工具性增强互联网中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往的文献中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限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状况、产

5、生的作用及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对其所带来的关系变化的研究极为肤浅。有关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交网站的使用上,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存在着争议,首先是这种行为领域是否能够产生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持续的人际关系;其次争论的是这种关系是“疏离”还是“延伸”了日常人际关系;第三,网络互动的关系属性,即对强弱关系的影响。(郑中玉,2011)参考文献杨宜音,1995,《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费孝通,2010,《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翟学伟,2007,《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第3

6、期.郑中玉,2011,《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争议与方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我们的研究假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1.个人主体意识增强,移动互联网越来越体现其多元化需求,同时其社会网络更体现个人偏好2.人际关系中核心圈层收缩,外围圈层扩大化和同质化3.人际关系中外围圈层作用增强(信息流动)Q&A感谢雅聆!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