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

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

ID:45579168

大小:58.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_第1页
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_第2页
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AHP的高校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徐铉,聂俊岚,张莲瑛,贾永强(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300130)摘要:AHP(层次分析法)是对高校人才进行测评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算法本身的局限性,单纯采用AHP法建立的测评系统存在只能对部分人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测评的缺点,在此选择了AHP法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对原有测评方法的改进.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评价系统;权重体系;非线性方法0引言AHP法是用于系统分析与决策的综合测评方法,它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研究人们的思维过程的基础之上,此法比较合理的解决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难题.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建立递

2、阶层次结构模型,把人们的判断转化为若干因素两两之间重要度的比较,从而把难于量化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对重要度的操作.对高校人才的综合测评,不仅利于高校教师改进工作,而且可为校领导加强和改进人才队伍的管理与建设,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目前高校人才测评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部性的缺陷,有必要寻求一种测评方法来满足当今高校实际的需求,在此选择了AHP法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以达到对测评方法的改进.1采用的AHP模型层次分析法不仅为高校人才测评系统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决策方法,也提供了一个处理机理模糊问题的方法,结合非线性方法,使测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如何通过科学分析,在系统全面分

3、析机理及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关键是怎样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将这些关系分解成若干个层次.构建判断矩阵,并且对矩阵是否为一致矩阵进行判断,如果不一致,则看其非一致性是否在允忍的范围之内,进一步进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即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逐层计算各层次中的诸因素关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得到对不同人员的科学测评的理论依据.1.1建立层次模型根据高校人才的实际情况抽象岀较为贴切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对某些定性因素作比较接近实际的定量化处理,做到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高校人才测评系统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目标目标层准则层1准则层2图】高校人才测评系统

4、采用的层次结构模型收稿日期:2005X)5-10作者简介:徐饪(1974).女(汉族儿硕士生.层、准则层1、准则层2,准则3(用于打分系统)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是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它将思维过程结构化、层次化,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创造条件.1.2构建判断矩阵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各层次的成对比较矩阵(相对重要性采用1,2,3,4,5,6,7,8,9及其倒数表示)121目标层与准则层1的对比较矩阵al1al2al3…aa21a22a23…aZna31a32a33…a3n・・•••••••••••••an1an2an3…ann.A=1.2.2对矩阵进行层次排序和一致

5、性检验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求岀"的一致性指标:C/=令宁并对其进行判断;巾一12)求4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弘M的值可以査表得到,如表1所示;3)求随机一致性比率CR=等并判断是否小于0.10;4)求出A对应于九的标准化特征向量W(g,G,…,a);表1平均随机一致性n1234567891011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1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九与对应特征向量的计算采用的是方根法.计算步骤如下:1)求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乘积Mi=Xiat,,/=1,2,…,n.及坯=折乙尸I_2)对西进

6、行标准化,求特征向量各分量的近似值毗二昙.尸I3)求4的最大持征根的近似值=n尸iYV.1.2.3准则层1与准则层2间的对比判断矩阵方法同上.124进行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乩CR=,(CW)砲(/)已在层次单排序中求得)CR<0.10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發分析结果,确定准则层2各个分量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即总排序的权重.2实例2.1测评结果1依照专家咨询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构造各级判断矩阵,运行程序得到测评结果,部分摘录如下:对因素取得成果、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工作构造判断矩阵为410.3333

7、110.420.541A=12.510.53矩阵的CR=0.036<0.01符合一致性要求,计算岀权重为0.328,0.522140.2510.3330.2510.101,0.227,0.264,0.080.对因素论文、论著、鉴定成果、成果转化权重为0.362,0.148,0.327,0.163;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的权重分别为0.67,0.33;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的权重分别为0.67,0.33;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的权重分别为0.5,0.5;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教书育人的权重分别为0.55,0.21,0.24,并且均符合一致性要求.在整个评价指标系统中的总

8、体权重为:论文0.119、论著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