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

ID:45557312

大小:203.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4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_第1页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_第2页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_第3页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_第4页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直线与圆的方程教学李长松(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221321)解析几何实现了曲线和方程的相互转化,是数学方法论上的一次人的飞跃,它为解决变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数学方法,它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儿何等最基本对象Z间的联系,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的统一,为“依形判数”和“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儿何的概念得以用代数的方法表现,儿何的日标得以用代数的方法达到,反过来,代数的语言得以用儿何的解释而变的直观、易懂。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吸取营养而得到迅速发展。另外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为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它是以后导数与微分学习的基础,因而解析儿何成为

2、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新的课程标准为解析几何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对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搞好解析儿何教学,要注重以下儿点。1.突出向量的工具性的地位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口主进行知识建构的活动,解析几何的核心是坐标法的应用,这和向量的坐标运算具有一致性,因而利用向量作为解析几何的研究的工具成为必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向量的工具性地位,引导学生利用向量对新知识进行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对于两点求直线的斜率的推导,一改过去的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变成利用已知直线上两个点为片(坷,)1),马(心.儿),(州工七),求直线的斜率时,可以先求向屋=(兀

3、2-西,儿一必),由a=P1P2,所以直线Plp2的斜率为(2)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进行定位对于斜截式方程:I、:y=kxx^b{l2:y=k2x+b2,其方向向量为〃=(l,Rj,q=(1,焉)由Q//$=>1•為一心・1=0,这是两直线平行的必要条件;由Q丄$=1・1+任・心=0,这是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对于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厶:Alx+Bly+C}=0;12:A,x+B2y+C2=0,其法向量分别为p=(ApB1)^=(A2,B2),由刁/0=>人迟-4・B严0,这是两直线平行的必要条件;由Q丄$=>A/?+B、B?=0,这是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o例1求等腰直角三角

4、形中两直角边上的中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分析木题的解题过程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求直线到直线的角来完成,但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出两直线的斜率,略显繁杂,如果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两向量的数量积来进行运算就可以大大优化解题过程。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1)解如图(1),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x轴、设A(2a,0),B(0,2a),则D仏0),C(0,a),从血可求:AC=(-2d,o),=仏-2。),…ACBD_(-2a,a)-仏一2d)_-4a2_4COS(7—-~T—7=7=—~—ACBD5a5茁5(4、/.0=arccos——I5丿2•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理顺

5、平面儿何与解析儿何的关系,在二者的相互依存屮优化解题过程。三种儿何:立体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原本是“一家”,只是侧重点不同,平面几何侧重于基础、工具作用,立体几何的有关计算,往往化归为平面进行,在解析几何屮突破“繁”点,减少运算量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利用平面儿何的知识,如利用圆、直角及等腰三角形、菱形等性质,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另外通过利用代数的方法來研究平面儿何的问题,这样儿何问题的解决转化为坐标的代数运算,从而使在平面儿何中望尘莫及的问题,用解析几何来解决往往事半功倍,出奇制胜。例2设直线/过点A(2,4),它被平行线x-y+1=0与x-y-L=0所截得的线段的

6、中点在直线x+2y-3=0上,求直线/的方程。分析由两条平行线的位置特点可知所截得线段的中点一定在y二x上,从而可通过构造两条直线的平行线来获得解题的途径。解由几何的基本的性质,被两平行线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一定在y二x上,将x+2y-3=0与y二x联立构成方程组解得交点的坐标为(1,1)点,又由直线/过点A(2,4)由两点式得直线/的方程为:3x-y-2二0。例3已知三角形ABC,AD为三角形的中线,从而ABf=(x+tz)2+y\ACf=(x-a)2+y\BCf=4a\ADf=x2+y2,出2AB2+2AC2-BC2=4x2+4y2,所以2AB2+2AC2-BC2=4AD2o

7、3.注意二元方程/(x,y)=o的内涵及外延在本章之前初屮、高屮所学过的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圆的方程都可以用/(x,y)=O来表示,以后将要学习的椭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等也是这一类的二元方程。费尔马把他的一般原理叙述为“只要在最后的方程里出现两个未知量,我们就得到一个轨迹,这两个量之一,其末端描绘出一条直线或曲线”。对于一个方程,如果含有x,y两个变量,那么它在平面内应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